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因雷电引起的灾害愈发严重,不仅对公共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给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带来重大隐患。通过对雷电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测预警,加深对雷电活动规律的理解与认知,从而最大程度地趋利避害,降低雷电造成的损失。随着闪电定位技术的发展完善,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将对闪电微物理过程的注意力转移到闪电定位系统数据资料质量的分析研究中来。但过去对闪电定位系统数据资料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单一或者两套系统数据的对比分析,且所研究的区域比较单一,仅仅局限在某一特定区域。本文试图打破这一局限性,利用四套不同的闪电定位系统:全球闪电定位系统(WWLLN).江苏省闪电定位系统ADTD、全国雷电定位系统、星载OTD/LIS系统,对不同区域:江苏省、全国、全球的闪电活动进行研究。本文先后以江苏省闪电定位系统ADTD、全国雷电定位系统、星载OTD/LIS系统闪电数据为基准值,对全球闪电定位系统(WWLLN)在江苏省、全国、全球的探测效率和探测精度展开评估。本文研究成果对日后全球闪电定位系统(WWLLN)数据质量可靠性的验证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对不同区域环境下的雷电实时监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江苏省2006-2009年四年闪电活动昼夜差别不大;江苏省闪电主要集中在春末仲夏发生,呈现单峰值特征,6-8月是闪电高发期;江苏省闪电日变化峰值时间段集中在当地13:00-20:00时段,谷值区出现在2:00-11:00。WWLLN在江苏省的探测效率逐年增加。WWLLN探测效率与回击电流峰值大小的敏感度较高,即回击电流峰值越大,WWLLN探测效率也越高,并且WWLLN对正地闪的探测效率要高于负地闪。WWLLN探测精度与ADTD系统对应性良好。江苏省闪电分布高值区位于全省偏西和偏南地区,大致与江苏省经济发达地区的地域分布相吻合,这些地区更需重视雷电防御。(2)全国2008-2010年三年白天闪电频次略大于晚上;全国闪电活动月变化呈现正态分布特征,8月达到峰值;WWLLN全国探测效率逐年升高,冬季的探测效率最高。WWLLN全国探测精度与全国雷电定位系统在地理位置上大致对应,即存在三大闪电高发地带:广东地区,湖北省及其周边地区,东南沿海一带。WWLLN探测精度给出的全国闪电密度约是全国雷电定位系统的十分之一。(3) WWLLN全球探测效率随着WWLLN全球测站数目的增加而逐年升高,其中2007-2008年增幅最大,这是由2007年底WWLLN闪电定位技术经过一次大的升级完善造成的。WWLLN全球探测精度表明,无论是全球闪电密度分布趋势还是闪电频次随经纬度的变化,全球闪电呈现三大“烟囱区”,闪电密度从高到低依次是非洲刚果盆地、北美洲南部南美洲大部分地区、东南亚及澳洲地区。WWLLN全球闪电平均密度约比星载OTD/LIS系统小一个数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