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成为了大众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甚至争论。然而,在谈到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现象时,有些人只是针对消费时代以感官享乐为目的的消费社会文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人们生活表层装饰化、美观化现象进行批判,并以此来探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往往忽略了其最本质的伦理学内涵,那就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人文关怀。我们应该在关注日常生活本身的基础上,针对现代社会大众生存的异化状态,深入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和基本内涵,深入挖掘出这一现象的伦理学内涵。因此,本文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在现象上表现为大众消费文化时代人们生活表层的装饰化、美观化,但在其本质上,它是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关注,是对工具理性统治下人性扭曲的控诉,其宗旨是谋求解决人类的生存困境、追求人生的幸福和生命的圆满。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集中阐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论题的背景以及中西方学者对于这个论题的研究现状,试图从伦理学的角度去挖掘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价值。第二章厘清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两个概念,即:“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化”,同时探寻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伦理内涵。本文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伦理研究应该立足于日常生活本身,立足于中国大众的生存现状,通过审美体验和道德追求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对人生命的终极关怀。第三章通过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所处的消费时代的社会语境,集中探讨了现代社会大众生存状态异化的根源和具体表现,以及泛审美化带来的伦理困境。文章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变革大众生存状态的一种力量,为人类的生存困境指出一条充满人文关怀精神的解决之路。第四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和现代大众文化审美现象的研究,挖掘出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伦理价值,从而达到使生活的审美化与个体生命的完整与幸福相结合,实现个体生命与社会的和谐相处的意义。论文希望通过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基本内涵的分析从而挖掘出它所包含的伦理价值,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合一”的审美文化思想,提倡一种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活审美化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