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频电磁法探测古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应用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ian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油气勘探的潜力巨大,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有待于勘探和开发。古潜山构造作为油气富集的重要构造,一直是我国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其中冀中地区潜山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最引人注目。自从华北冀中坳陷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了以任丘油田为代表的一大批古潜山油气田以来,古潜山油气藏的识别与探测的重要性进一步的凸显出来。古潜山油气藏具有成藏模式复杂、储集层时代范围广、岩性多样、烃源岩层系多、储集空间多为次生、油藏储量丰富、潜力巨大等特点。但正由于古潜山的这些特点,使得其勘探开发一度受到了勘探方法和古潜山复杂的勘探条件的限制,停滞不前。由于潜山内幕成藏条件复杂,构造圈闭不发育,而潜山内幕缝洞、裂缝、溶洞型圈闭相对发育,因此,在使用地震方法对其进行勘探开发时所刻画出的剖面往往为丘状结构的反射特征,大多为位于一组2-3个强相位之下的弱反射,有些甚至无反射。因此,对于潜山勘探而言,转变认识、寻找古潜山油气藏勘探新模式是取得新突破的关键,使用新方法来勘探古潜山油气藏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和价值。众所周知,电磁法对流体具有很强的勘探能力,因此近几年在油气勘探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时频电磁法作为烃类检测的新兴技术之一,在油气的勘探、监测和识别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本文以时频电磁法为勘探古潜山的手段,探索古潜山勘探新理论新方法。通过岩芯测试和模型模拟来研究潜山内幕时频电磁勘探的机理和可行性,通过方法试验来总结地震-电磁联合勘探古潜山油气藏的新勘探模式,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1)分析目前我国古潜山油气勘探的现状及勘探需求,提出潜山油气藏勘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单一的使用地震方法进行勘探很难满足古潜山勘探的要求,并提出相应的勘探新模式—电磁法和地震相结合的综合模式。  (2)根据冀中地区的实际地质情况建立地质模型,进行电磁正演模拟。通过模拟研究并分析电磁勘探方法在古潜山油气勘探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3)进行潜山岩芯复频特性测试研究,通过对从冀中地区实际采集获得的岩芯样品进行复频特性测试,得到的结果来总结潜山油气目标电磁异常规律。  (4)通过对采用时频电磁方法采集得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处理,研究古潜山油气目标时频电磁异常并进行异常解释。  (5)综合评价时频电磁方法在勘探古潜山内幕油气藏中的应用效果。寻找最适合于古潜山勘探的综合评价方法。  
其他文献
活塞环是发动机的重要零件之一,活塞环参数是否合格对发动机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发动机对活塞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活塞环参数的检测越来越显得重要。运用相关机械知识和
石油与天然气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物资,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依赖着它们,随着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油气资源又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复杂的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本论文通过广泛的收集前人工作成果,结合野外勘探工作,室内图件编制分析,以及样品整理、测试与研究工作,对广元地区天然沥青矿的成因作一个探讨研究。从对四川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建立了基于海况的船舶运动仿真,并将其结合到一个具有剧本流程和潜水器、机器人、潜水员等多个实体互动的援潜救生作业仿真系统中,提高了仿真系统的真实性。
光纤阵列FA(Fiber Array)器件是一种高集成、小型化和大数据传输的光学器件,已经被广泛用于光通信、医学、工业、军事等领域。至今国内市场上高精密微Ⅴ槽阵列的制作大多是引
初冬的一个早上,“叮叮叮……”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打破了宜昌市得胜街小学的宁静.校园门口,一名“歹徒”挣脱保安的阻拦,冲进校园.保安们按响一键报警器和预警按钮后,立刻拿起
期刊
在齿轮传动系统中,由于各种误差的存在,齿轮及齿轮轴的变形导致齿轮在啮合中产生动载荷和轴向载荷不均,通过齿轮修形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目前这方面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
吊钟坝I号滑坡位于重庆市忠县西南约18km的新生镇的钟坝河左岸岸坡上,影响该滑坡体稳定的因素中,水是诱发该滑坡失稳的主要外因。降雨使滑坡体非饱和土中含水量变化,坡体内孔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