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农村经济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农业作为典型的传统产业,具有地域分布广、农产品随季节变化波动大、标准化的产品种类极少、从事生产人员数量庞大且素质较低等特点,这些直接导致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很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改革开放发展到当前阶段,虽然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是经济结构问题也愈显突出,尤其是城乡二元经济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稳健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农产品流通不顺畅、交易方式单一等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和妨碍农民朋友增收的重要因素。电子农务工程是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综合改革、帮助农民致富增收的重大举措,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城乡数字鸿沟、改善农村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保障。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持续深入实施,我国农村市场被寄予巨大希望,整个时代客观上需要一个能为中国农村发展提供农产品营销和国家政策宣传的平台,而发展电子农务平台必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电子农务平台是实现各种活动的信息化载体和环境,也是电子农务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因此,加强对电子农务网络平台建设的探索与研究,对于促进我国电子农务的发展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基于合作博弈理论,从电子农务平台建设联盟参与者的博弈行为角度出发,分析在整个合同制定(合作核心利益分配)过程中,如何分配各方面参与者的利益,以确保政企合作联盟建设及电子农务平台构建能顺利进行。文中首先阐述电子农务和PPP模式的相关概念、特点;然后以我国农业发展电子农务的需要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为背景,指出我国发展政企合作式电子农务平台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接着对国内外电子农务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基于准公共品供给理论和合作博弈相关理论,对我国采用PPP模式发展电子农务平台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并基于此构建合作博弈利益分配模型;最后在对博弈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为我国发展电子农务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