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效率研究 ——基于三阶段DEA-Tobit模型的视角

来源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st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2007年首次将“环境保护”支出科目作为专门类别列入一般公共预算后,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支出规模不断扩大。财政资金支持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的很多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也在不断改善,但在支出规模和结构、支出管理等方面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环保支出效率和效果。当前,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日益增长,对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我国财政环保支出效率进行评估,及时总结当前我国财政环保支出的成果和不足,并进一步提升支出效率,既有利于我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也有利于推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长远目标。在以往学者对财政环保支出效率的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传统的DEA模型和Tobit回归。这种方法常用于政府支出效率的研究,但并不能排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对结果的影响,处在不同环境水平下的各地区效率测算值缺乏可比性,影响效率评价客观性。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采用修正后的三阶段DEA模型进行我国财政环保支出效率的研究,使最终结果更加真实地反映出政府支出效率水平。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之后,总结已有研究的优点和不足,明确本文研究思路和创新点;其次,从支出规模和结构、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等角度对我国财政环保支出现状进行介绍,并分析当前我国财政环保支出存在的影响支出效率的问题;然后,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7-2018年30个省级地区的财政环保支出效率进行了测算;最后,运用Tobit模型,对财政环保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财政环保支出效率普遍不高且地区差异明显。外部环境因素对各地区环保效率影响较大,部分地区管理无效率问题突出,不同地区的规模报酬也不同。地区经济状况、工业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城镇化、财政分权等因素对财政环保支出效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本文最后对提高我国财政环保支出效率提出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加强资金支出环节的管理、合理分权并完善绩效考评、有序推动城镇化进程、提升基层环保工作能力、继续完善中央环保督察。
其他文献
我国滑坡灾害尤为严重,每年因滑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在滑坡整治工程中,常常因为对滑坡形成原因及机理认识不足,造成后期治理设计的失败。本论文以北碚区某公路边坡滑塌为工程背景,对软弱夹层条件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与治理方案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所得成果如下:(1)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通过对比各工况边坡的变形、应力、安全系数,对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软弱夹层的存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大量人员涌入城市,进而导致城市交通日益拥堵,地下交通体系的发展成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新思路。针对城市商圈及经济高新区交通拥堵问题,城市地下环线交通体系的建立,可将地下商场、停车场及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串联起来,进而有效减小地面交通压力。同时,考虑地表高层建筑密集,地下空间的开发不可避免的遇到建筑桩基础,对于城市地下环线隧道开挖施工无疑是一大挑战。基
中国市场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形式变化莫测,竞争力度愈演愈烈,消费者消费习惯朝个性化方向发展,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单独满足市场全部的需求,企业对外部环境、资源的依赖与日俱增。现代企业必须思考所处行业的形势与自身特点,特别是制造业行业,一般制造业企业需要经过采购原材料、生产加工、包装、制作产品宣传广告、投向市场销售等步骤,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每
2016年1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审计准则。新审计准则希望能够通过增设关键审计事项部分,帮助报告使用者更多地了解审计过程,以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决策。审计师是否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可理解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增加报告沟通价值的效果,是审计报告能否达到改革目标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关键审计事项可读性和与同行相似程度为研究对象,通梳理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实施效果也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而影响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非国有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效果。由于在这一视角下对非国有股东治理程度产生的影响还有待深入分析,因此,本文将对非国有股东治理程度进行剖析,以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作为反映混合所有制改革产生的经济效果的体现,深
自2013年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以来,截至2018年底,国有企业进行混改的企业数量比例已达到70%,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以改革国有企业股份结构为中心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目前,我国即将进入“十四五”发展时期,企业发展更加注重质量而非速度,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成效衡量也应选取综合性指标——全要素生产率。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对于我国企业数字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更在2
“融资难、融资贵”是我国长期存在的社会经济问题,某种程度上掣肘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如何缓解融资约束问题,对于公司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近年来,股权质押这一债务融资方式颇受股东们的青睐,A股市场甚至达到“无股不押”的盛况。这主要是因为股权质押相较于其他融资方式有着一定的优势,融资门槛低,手续简捷,放款速度快,能够及时满足股东对资金的需求。然而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股权质押的便捷性也可能为控股股东侵害公司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过去依靠资本与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外延式增长不可持续,因此转向创新驱动发展迫在眉睫。而在转向创新驱动的过程中,财政科技支出是促进科技创新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根据罗默等人的经典增长理论,财政科技支出可以有效弥补科研活动外部性,引导资金向创新活动集聚,推动经济增长。但是由于其从投入到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存在滞后性与长期性,同时各地区创新能力存在不同
郡县治、天下安。为缓解县级政府财政困境,自2004年起我国各省陆续推进“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希冀提高县级政府的可支配财力,激发县级政府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强化我国县域治理能力。但在2012年前后,各省对推进“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态度出现了分歧,“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政策效果受到质疑。根据“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财政自主权,将增强县级政府官员的责任感,对于县域税收
中国的公债市场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在公债品种、交易体系和公债管理等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颁布和新《预算法》的修订和实施,地方债自发自还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地方债发行向着市场化的方向不断迈进。在市场化发行的背景下,地方债的定价机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关于做好2018年地方债发行工作的意见》(财库[2018]61号)规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