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肾结晶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ib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肾结晶(ultrasonic diagnosis of renal crystallization,UDRC)与肾功能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诊断为肾结晶的1022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排除资料不全254例,排除可能对肾功能有影响的疾病和药物553例后,215例病例为肾结晶(renal crystallization,RC)组。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超声检查无肾结晶(no crystallization,NC)的178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排外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结石、慢性前列腺增生、原发性肾脏疾病等。分析UDRC与肾功能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UDRC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1、住院超声检查UDRC阳性率为1.48%(1022/69079)。2、UDRC主要分布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人群,分别占29.1%、11.2%。3、RC组eGFR和HDL-L低于对照组,BMI、BUN、Scr、SUA、FPG、尿结晶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4、尿pH<5.5和尿pH>6.5时肾结晶发生率较高。5、RC组的肾结晶比例随尿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6、将RC组分为eGFR≥90和eGFR<90两亚组。eGFR<90亚组年龄大、BUN、SUA水平高(P<0.01)。7、肾结晶与患者BMI、BUN、SUA、Scr、FPG、尿结晶、尿pH值范围呈正相关(P<0.05,r值分别为0.140、0.121、0.322、0.122、0.396、0.318、0.325),与eGFR、HDL-C呈负相关(P<0.01,r值分别为-0.174、-0.205)。8、BUN、SUA、FPG、尿pH值范围是肾结晶形成的危险因素(P均<0.05,OR值分别为 1.266、1.008、5.995、2.460)。[结论]1、住院超声检查UDRC1.48%阳性率。2、UDRC主要分布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人群。3、UDRC以中老年男性为主。4、UDRC可能导致肾功能减退。5、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肾结晶的发生率升高。6、高尿素氮、高尿酸、高血糖是肾结晶形成的危险因素。7、尿pH值是肾结晶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在高尿素氮、高尿酸、高血糖的高危人群中,应注意监测尿pH。8、增龄、高尿素氮、高尿酸是UDRC患者肾功能下降的协同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从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两个角度研究服饰心理学,指出首因效应是用以解释第一印象的视点,晕轮效应是凭第一印象的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文中通过大量社会调查,论述了首因效应和晕轮
介绍了教育科研在学校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创建黑龙江电力远程培训教育系统的科学依据、主导思想、建设方案及预期达到的效果.
阐述了清河发电厂5号发电机(TTB-200MW)定子绕组装配的大修改造方案.介绍了该类型机组特殊的通风冷却方式和定子绕组结构,及在装配上的特殊工艺与槽口块的改进方法.
探讨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思维同步的意义和方法,认为课堂教学师生思维同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有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