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纤维接枝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iao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大麻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对人体无害地低毒或无毒地大麻品种。而实验用纤维原料——“云麻1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系统培育成的一个工业大麻新品种,其四氢大麻酚含量小于0.3%,符合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欧盟标准。该种大麻以其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适应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纤维性工业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本论文分别对“云麻1号”的韧皮部和木质部进行纤维形态观测和化学成分特性评价;主要探讨了该种工业大麻秆的烧碱—蒽醌化学制浆法和氧脱木素(O)—二氧化氯(D)—过氧化氢(P)三段漂白工艺技术的优化条件,为工业大麻纤维素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提供优质的浆料纤维;并对大麻纤维接枝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进行初步探讨和性能研究。通过对该种工业大麻的秆芯和麻皮的纤维形态的研究和化学成分的分析,其结果表明:“云麻1号”韧皮部纤维平均长度为14mm,平均宽度为30μm,长宽比为467,属于超长纤维原料范畴;而秆芯部纤维平均长度为0.6mm,平均宽度为30μm,长宽比为20,属于短纤维原料范畴。“云麻1号”麻皮部的纤维素含量为67.1%,木素含量为4.4%,聚戊糖含量为6.8%,苯醇抽出物含量为2.5%,1%NaOH抽出物含量为27.3%,冷、热水抽出物分别为7.6%和8.3%,灰分含量为4.8%,果胶含量为5.3%;秆芯部的纤维素含量为46.8%,木素含量为23.2%,聚戊糖含量为17.3%,苯醇抽出物含量为3.3%,1%NaOH抽出物含量为26.5%,冷、热水抽出物分别为4.1%和5.5%,灰分含量为2.6%。经过烧碱—蒽醌蒸煮和O—D—P三段漂白处理,最终制得漂白大麻浆的浆料指标为:秆芯浆,纸浆卡伯值3.8,白度85.3%,粘度1031ml/g;麻皮浆,纸浆卡伯值1.1,白度80.2%,粘度844ml/g。这两种浆料作为高吸水性树脂合成的原料。采用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分别以该种工业大麻的秆芯漂白浆纤维和麻皮漂白浆纤维为基质,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成功地制备出了漂白麻浆纤维素接枝共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电镜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固定合成条件:每种单体用量与绝干原料质量之比为8:1,且丙烯酸中和度为70%;过硫酸铵用量与绝干原料之比为0.015:1,且过硫酸铵与亚硫酸钠质量比为3:1;反应温度为65℃;交联剂用量与总单体质量之比为0.004:1的基础上,分别比较研究在5h、10h和15h下产物的吸液速率和吸液倍率的变化差异,并得出结论:随着合成时间的增加,两种浆料纤维的接枝率、单体转化率和接枝效率明显增加;但同种漂白浆料合成高吸水性树脂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接枝率的提高,其吸水(盐水)倍率并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因此,在同种漂白浆料的不同合成时间下,无论是秆芯浆树脂还是麻皮浆树脂,5h合成的树脂的吸水倍率和吸盐水倍率均优于同种浆料的其他合成时间的吸水树脂;并且在相同合成条件下,漂后麻皮浆的吸水树脂的饱和吸水(盐水)倍率优于漂后秆芯浆的吸水树脂。在5h合成条件下,制备的接枝:共聚物的吸水性能为:秆芯浆纤维树脂,吸水倍率为246g/g,吸0.9%生理盐水倍率为71g/g;麻皮浆纤维树脂,吸水倍率为572g/g,吸0.9%生理盐水倍率为154g/g。
其他文献
王轩是清代著名的山西籍学者,因在书法、诗文、金石等方面颇有建树,曾多次获赞于祁寓藻等人。他纂修的《山西通志》《洪洞县志稿》《历代疆域沿革图谱》等三部方志学作品,均以体
传统师范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只是一种培养目标单一的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这种教育忽视了对人的心灵、生命以及人的创造力的全面关爱。当今,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根本在于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日益提高,遭受的贸易摩擦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并向技术含量更高领域转移。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已成为遭受全球贸易摩擦最多的
史蒂芬·金的小说《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销量很大、广泛受到读者好评的作品,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也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小说中的许多细节描写,在电影中通
魏晋南朝是一个重视门阀的时代,在婚姻中极重门第。文章对门第观念在魏晋南朝婚姻中嬗变的过程作了初步的研究,并探讨了产生这种嬗变的原因,以及由此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背景与目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是一种哺乳动物细胞质中的血红素蛋白,是催化色氨酸沿犬尿氨酸途径代谢的限速酶。它的表达不仅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
<正> 90年代以来,对方剂的研究进入了新的时期,据文献报道,从1991-1994年的四年间,方剂研究共484篇,方剂化学物质基础的研究仅有8篇,占方剂研究的1.7%。从1998—1999年方剂研
文章以某地村庄为实例,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村庄地籍进行实测,阐述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数据采集方法及处理流程,验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
[目的]研究C/N比对Schizochytrium sp.JN-3发酵产DHA的影响,并经中试放大验证。[方法]分批发酵探求初始C/N比对Schizochytrium sp.JN-3发酵产DHA的影响,并进行200 L中试放大
为充分利用竹材资源,促进竹材的高值利用,笔者以氯乙酸作为醚化剂,对竹粉进行羧甲基化处理,在水中分离得到水溶性的纳米化竹粉(bamboo nano powder,NB),并与羧甲基纤维素(car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