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绝大多数民众已经实现了小康的目标。但是,由于城乡差异、区域差异仍然存在,农村地区少数农民仍没有实现小康,有的农民甚至还处在贫困状态。我们知道,没有农村地区的小康就不是我国的全面小康。近年来,我国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是农村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关键的举措。精准扶贫政策还涉及到民生福祉、社会治理、城乡差异等方方面面,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各级政府鼎力合作、相互支持。笔者通过对湖南省湘阴县精准扶贫政策执行问题的研究,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政策执行的现状,找出其政策执行问题及存在这些问题的成因,再结合国内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提出符合湘阴县解决精准扶贫政策执行问题的对策。本文首先对当前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对国内外扶贫的相关研究和扶贫政策执行问题研究文献做了收集和介绍,然后运用公共服务理论、社会救助理论、史密斯模型理论等,具体分析了湘阴县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现状,客观地提出了该县在精准扶贫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包括扶贫政策执行对象欠精准、扶贫项目执行欠精准、扶贫资金执行欠精准、扶贫措施执行欠精准、扶贫中因村派人欠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成效欠精准等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后发现,它们主要是由于受到政策制定本身、执行主体素质、目标群体配合性不够和政策执行环境四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借鉴河北和河南两个典型的例子,从中找出对湘阴县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改善的启示笔者,最后对精准扶贫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提供了几点对策性建议,主要是促使政策制定更加精准、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能力、加强目标群体的宣传教育、优化政策执行的环境和严格政策执行的监管等。希望本文会对湖南湘阴县精准扶贫政策执行不断改进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甚至对全国类似湘阴县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情况的地方也有应有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