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直接关系到绿化工程的景观价值、生态、环保功能的发挥,是恢复路域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宁淮高速公路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高速公路各地段的立地条件尤其是土壤性状、植物对干旱逆境的生理生化反应,以及现有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地土壤均为壤土,南京段粉粒含量较高,淮安段粘粒含量较高,淮安北环段砂粒含量较高,但保水保肥性差,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壤容重、孔隙度适中;土壤pH平均值8.22~8.80,均为中度碱性土;有机质含量2.02~4.04 g/kg,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土壤全氮含量218.48~502.21 mg/kg,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速效磷含量33.80~50.29 mg/kg,达到植物生长所需要求;速效钾含量50.16~330.82 mg/kg,南京段含量偏低为50.16 mg/kg。(2)试验地土壤理化性状整体较差,尤其是pH值,平均值达到8.43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子。(3)通过对土壤主要理化性质指标的相关分析得出:土壤容重和毛管孔隙度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土壤pH和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外,其他土壤因子之间相关性不明显。(4)从总体上来看,5月到10月,各植物的叶片含水量呈减少的趋势,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在不同月份,各植物生理生化指标值的变化幅度差异较大。(5)通过对植物主要抗旱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可溶性糖与游离脯氨酸、丙二醛三个指标间的相关性较好,其余各指标相关性不明显,需要进行单独分析研究。(6)通过对土壤植物主要抗旱性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发现各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量的贡献率排序为:可溶性糖>丙二醛>游离脯氨酸>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说明前三个单项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出植物总体抗旱性能。(7)采用坐标综合评定法和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综合评定,结果是:夹竹桃和红叶石楠的抗旱性较好,紫薇和金叶黄杨居次,紫叶李和红枫较差。(8)宁淮高速公路立地条件较差,但植物的总体成活率高,适应性较好。乔木适应性好于灌木;竹类、草坪(草)适应性较好。互通区植物适应性较边坡好;边坡灌木、草皮(草)适应性较好。(9)适应性较好的乔木有国槐、乌桕、榉树、朴树、雪松、银杏、枸骨、广玉兰、女贞、青桐、棕榈、白玉兰;灌木有梅花、红枫、木槿、紫叶桃、紫薇、夹竹桃、腊梅、碧桃、红叶石楠、重瓣棣棠;竹类有淡竹、刚竹;草坪有马尼拉、狗芽根、白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