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是选择中国低音唢呐作为毕业论文的主题,灵感来源于中央民族乐团的牛建党老师。他在唢呐领域的成就,在通过教学和乐团的演奏经验,从开始对传统唢呐构造的更科学研究,到近年来对唢呐加键类的成功研发,低音加键唢呐的成功研发且成功应用于中国各大民族管弦乐团和音乐学院,本人有幸得到牛建党老师的倾力指导,学习吹奏低音加键唢呐,并在学校的民族乐团担任该声部。加键类唢呐尤其是低音加键唢呐在目前属于新兴领域,跟传统低音唢呐相比,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属于起步阶段。低音加键唢呐是低音唢呐的一类,低音唢呐又是唢呐中的一类。唢呐是一个世界性的古老乐器,涉及范围太广,因此本人将研究范围定在中国,又因为唢呐的门类众多,因此范围缩小至中国的低音唢呐。中国的低音唢呐,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次本人研究选取的是中国最具代表性,地域性的几种低音唢呐,至于那些曾出现在历史上,今天已经绝迹,失去地域性和存在性,理论记载和实际物证缺失的这些低音唢呐艺术,就不加以论述了。本人从唢呐与中国的渊源开始,搜集中国各地域具有区域代表性的低音唢呐文化,加以分析,比较,总结。将中国的低音唢呐艺术的历史和民族音乐的历史相关联,低音唢呐从传统到加键的创新,探究民族音乐的出路。本人选取了东北大唢呐,苗族大唢呐,彝族大唢呐,山西临县大唢呐,陕北大唢呐,河南南阳大唢呐这几种中国历史悠久,具有地域性,传统性,代表性的低音唢呐进行研究。最后与低音加键唢呐的研究,得到关于低音唢呐,民族音乐的相关结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