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征地纠纷随着土地开发活动的增加而频繁出现,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这一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特殊地带,征地纠纷现象尤为严重,而使得征地纠纷成为我国“三农问题”中首要面对的问题之一。又因为征地纠纷中涉及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各层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等多方利益,尤其是涉及到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且数量巨大的失地农民的利益的维护,而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稳定的一重要因素。在当前,我国征地纠纷具有数量增加,范围增大和影响深远的特点,不利于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研究征地纠纷主体行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征地纠纷主体行为,有助于规范征地纠纷中各主体行为选择,从而能够起到预防征地纠纷产生,减少征地纠纷对社会的不利影响的作用。本文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概括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说明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二章:城乡结合部征地纠纷的理论范畴。界定城乡结合部征地纠纷和城乡结合部征地纠纷主体的概念,概括分析城乡结合部征地纠纷中的相关制度。第三章:城乡结合部征地纠纷现状及其问题分析。在描述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征地纠纷的现状,分析城乡结合部征地纠纷中隐藏的主客观问题。第四章:城乡结合部征地纠纷主体的行为动机分析。主要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征地纠纷四大主体—政府、开发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行为目的和行为方式。第五章:城乡结合部征地纠纷不同主体行为博弈。主要采用博弈分析方法分析城乡结合部征地纠纷主体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比较公益性征地和盈利性征地。第六章:规范征地纠纷主体行为的对策建议。分别从城乡结合部征地纠纷四大主体的角度提出规范征地纠纷主体行为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征地过程划分为策划征地和实施征地两个阶段,对这两个阶段分别采用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两种方法,分析城乡结合部四大征地纠纷主体之间的行为博弈。并比较了公益性征地和盈利性征地两种征地主体行为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