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效关系的猴头菌大分子量多糖的改性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u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是一种著名的食药用真菌,其性平、味甘、入药利五脏、助消化,可治疗神经衰弱、胃炎及胃溃疡等。猴头菌多糖是其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等多种功效。本课题组前期从猴头菌中分离获得一种具有体外免疫活性的大分子β-葡聚糖H6PC20,由于此多糖粘度较大,在水中的溶解度不高,从而限制了其深度开发利用。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其进行适当的降解改性或化学修饰,制备溶解性好、活性更高的多糖衍生物,将会扩大该多糖在食品、保健品乃至药品的开发应用。本论文利用超声降解和酸水解的技术手段对猴头菌大分子β-葡聚糖进行降解改性,对降解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化学分析、波谱分析和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改性前后的猴头菌多糖一级结构、糖的空间构象进行研究比较,结合体外免疫活性探讨了其结构与活性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多糖的构效关系和计算机模拟多糖的空间构象奠定了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分以下几部分:1、超声降解猴头菌大分子β-葡聚糖的制备工艺和体外活性研究以猴头菌大分子量多糖H6PC20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技术对其进行降解,分别考察了超声时间、多糖浓度、超声作用强度对其超声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对降解后的多糖体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的活性进行研究,筛选出活性好、分子量小、溶解度高的多糖组分UH6PC20。超声降解后多糖的溶解性显著提高,由原来的3g/L提高到30.2g/L;分子量由原来的2.39×10~6降到2.80×10~5Da,可以降低一个数量级;降解前的多糖含量为94.99%、降解后的多糖含量为94.72%,多糖含量基本没有改变。2、猴头菌大分子多糖超声降解前后的化学结构及构象变化研究经高效阴离子色谱分析,猴头菌大分子β葡聚糖降解前后单糖组成没有发生改变,均为葡萄糖;甲基化实验表明H6PC20和UH6PC20的糖残基(末端:1-3和1-3-6)的比例分别为1:2.56:0.9和1:2.45:0.97;IR扫描表明超声降解并未涉及到主要的官能团;NMR检测可进一步推测各组分多糖均是在C6上分支的β-(1→3)-D-吡喃葡聚糖主链结构,说明超声处理对多糖的连接方式及一级结构重复单元没有产生明显影响;通过刚果红实验,结果发现在Na OH浓度为0~0.2mol/L时多糖与刚果红发生络合,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且UH6PC20较H6PC20最大吸波长红移更明显,表明降解前后的多糖均具有三股螺旋结构;碘-碘化钾实验表明,降解前后的多糖均具有较多的支链或者有较长的链;利用尺寸排除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示差折光仪-毛细管粘度仪(SEC-MALLS-RI-Visco)四联用装置成功表征了猴头菌葡聚糖在稀溶液中的行为,H6PC20的α值为0.354,表明为典型的高支化结构,超声后多糖UH6PC20的α值增大为1.17,为棒状结构,超声后多糖发生了降解,其在溶液中的聚集状态被破坏,分子构象从舒展的高支化结构向棒状结构转变;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到降解前的多糖呈大片的片状结构,降解后的多糖已经出现了规则排列的棒状聚集体说明超声波降解改变了多糖的聚集状态,使多糖更有规律的排列;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到糖链的平均链长为329.43nm和50.72nm,平均链长变短;用XRD考察其晶体学信息,在2θ为20°左右时,多糖样品有一个“鼓包样”的衍射峰,晶粒大小分别为1.65nm和1.98nm,观测到多糖的晶粒大小分别为1.7nm左右,可进一步证实多糖中存在三螺旋的空间构象,但是降解过后的峰低于降解前的结晶峰,结晶度降低;圆二色谱分析表明超声不会改变多糖的cotton效应,降解后的活性增强可能与多糖的空间构象的变化有关。3、酸降解猴头菌大分子β-葡聚糖的制备工艺和体外活性研究利用不同的酸对H6PC20进行降解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的降解效果差、后续处理较为繁琐;稀盐酸和稀硫酸降解多糖后得到的分子片段较多,且各个组分之间较难分离;三氟乙酸(TFA)降解多糖时得到的组分较为简单,且易于分离。初步优选了三氟乙酸对多糖进行降解,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三氟乙酸浓度的增加,大分子量多糖的比例减小,免疫活性降低,DPPH清除率增加,降解的小分子片段的多糖或寡糖增加,而分子量相对大的多糖组分减少,由于具有免疫活性的多糖通常具有相对大的分子量(>1×10~5Da);而小分子量的多糖抗氧化活性更强,这一结果也说明多糖的活性与其分子量具有很大的相关性。4、不同菌株来源的猴头菌大分子多糖的分析比较对12个不同猴头菌菌株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产生大分子多糖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品种产生的多糖差别较大,固体发酵菌丝体产生的多糖以0627和0608菌株含量最高,为0.3%;液体发酵菌丝体产生的多糖以0605菌株含量最高,为2.89%;基于不同品种多糖的HPSEC和HPAEC图谱分析,构建了可表征猴头菌多糖分子量分布和单糖组成的指纹图谱。对固体发酵菌丝体和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的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古田”菌株固体发酵菌丝体多糖的活性最好,“华中”菌株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的活性最好,不同菌株产生的多糖活性差异与其单糖组成和分子量大小的不同有一定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持续光照后小鼠结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肠及海马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结肠组织、血液及海马组织中KP代谢途径关键酶IDO的水平以及相关代谢产物(KYN、3-HK)的变化;持续光照后小鼠海马区凋亡蛋白Bcl-2、caspase3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究炎症信号和KP代谢产物在大脑和肠道之间可能的传递途径以及持续光照后炎症相关的KP途径对小鼠海马区凋亡蛋白Bcl-2、caspa
土壤污染情况的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土壤污染治理的周期长,治理措施复杂,需要的资金量大,各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因为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治理效果不明显。从土壤污染治理的制度设计上看,世界多数国家针对土壤污染制定法律法规,我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也为土壤污染预防与治理提供了顶层的制度设计,但是土壤污染责任人难以确定、污染受害者难以得到及时赔偿、受污染的土壤难以在第一时间得到修复等问题仍然较为严重,《土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些产品的质量参数无法直接测量,软测量技术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这类问题。产品质量参数软测量是保证产品效益最大化不可或缺的步骤,辅助变量选择是软测量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它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因此从发现至今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但是其生物学活性的两面性,又使它在临床应用中有
目的:分析杭甬地区以肺部感染首诊的HIV感染患者病原学分布特征,为此类患者初始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5~2016年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慈溪
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是一种具有自重轻、性能优良、施工方便等优势的新型组合结构,在城市跨线立交工程中往往应用广泛。而国内外学者对预应力钢-混凝土新型组合梁的
目的:脂质代谢与代谢类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研究中药对脂形成的抑制作用是阐释中药调节代谢类疾病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切入点之一。传统的体内外降脂作用研究方法效
新型径向井技术是依靠垂直井的技术理论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钻井技术,它主要由套管开窗、90°转向和水力喷射成孔技术三部分构成。考虑到垂直井在煤层气开发应用过程中单井产
番茄酱是鲜番茄的酱状浓缩制品,是番茄制品中最受欢迎的调味品之一。番茄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矿物质、氨基酸及番茄红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被誉为蔬菜中的“红宝石”。目前,市场上的番茄调味酱品种较多,但是不同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开发新口味的调味酱成为业内人士所关注的热点。本实验以番茄为主要原料,辅以胡萝卜并结合一定量的调味料制成的酱料。本研究设计正交试验,对复合酱加工工艺进行探索研究,通过流变仪探
进入水环境中的抗生素会导致环境中抗药细菌和抗药基因的扩散,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影响水生态稳定,到目前为止,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绿色太阳能驱动光催化技术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可见光可驱动的半导体材料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石墨型氮化碳(g/C_3N_4)作为一种具备良好的可见光吸收能力(450 nm-460 nm)且廉价的不含金属的光催化剂,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有机物降解。但是,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