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我国的正式颁布,新的一轮普通高中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正式启动。新的高中地理课程体系强调改变以往过于重视基本理论知识传授,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的能力,使高中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树立同学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区域性是地理科学的重要特征,区域地理在中学地理组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起到核心的作用。在掌握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是我国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主要的目标。在解决该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地图起着独特的无法替代的功能。地图同时又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它不仅可以表达地理空间,而且还能够记载和传输各种地理信息,因此地图成为高中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工具。论文从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入手,针对目前高中区域地理,在全面分析了区域地理教学特征,特别是重点分析区域地理的地图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剖析了区域地理地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内涵、结构及实施的理论依据,最后确定了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使用地图导学模式的原则和要求,并重点提出了实施地图教学模式的对照法、三位一体法和多种图形结合法等三种方法,结合具体的案例加以解释说明,力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