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式英语通常被认为是不合规范或不合乎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它产生于英语交际中,源自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受到母语的干扰和影响并套用汉语规则和习惯。它既区别于语言学习者的本族语又不同于语言学习者的目标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的一种中介语,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四个层面。许多对此领域感兴趣并关注的专家学者都曾经从不同角度展开过研究和讨论,且在剖析这一语言现象过程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论文从中国式英语的产生的原因入手,在较充分的实证基础上,采用分析错误及对比分析的方法,从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四个层面的语言现象为范围,以哲学精神——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是其自身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指导,不仅剖析和探求了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内部原因:学习者的年龄,心理结构;而且试图归纳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外部原因:汉语对英语的负面迁移。通过较深入地研究,本论文认为中国式英语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必经过程,应当唯物主义地、宽容地对待它,因为它是一种努力的而非消极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