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应力路径下花岗岩残积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 :湖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花岗岩残积土存在的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量的增加,需要更好的理解和量化花岗岩残积土的性质和行为,为花岗岩地区的基坑支护土石方工程、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等岩土工程技术设计提供资料。以深圳市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应力路径条件对花岗岩残积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的影响。力学试验包含花岗岩残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试验、基质吸力强度试验、压缩试验下的结构变形特征试验、常规三轴压缩(CTC)试验、减压压缩(RTC)试验、恒定平均应力压缩(TC)试验、K0合并固结压缩试验、基于邓肯-张模型的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拟合研究,围压的范围为50kPa~500kPa。试验以三轴剪切为主,以探讨应力路径对花岗岩残基土强度与变形的影响。综合本研究的成果主要可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花岗岩残积土的强度特征方面,在不同围压条件下,饱和花岗岩残积土轴向伸张试验的抗剪强度及破坏应变明显低于轴向压缩试验,此一结果显示,若以轴向压缩试验取代轴向伸张试验,则强度将有被高估的现象。结构性花岗岩残积土的压缩变形特征方面,当含水量增加时,结构参数曲线较稳定,一些强化结构耦合已被破坏,土压力引起的土体密度的增加会使残留的花岗岩土体结构变异性降低,可以增加结构稳定性。三轴剪切路径下花岗岩残积土工程特性对比研究方面,湖南花岗岩残积土破坏时的主应力差要小于深圳花岗岩残积土破坏时的主应力差,而其体应变大于深圳花岗岩残积土的体应变,湖南花岗岩残积土的强度指标稍小于深圳花岗岩残积土的强度指标。基于邓肯-张模型的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拟合研究方面,当围压处于较高状态,改进的邓肯-张模型能准确的描述花岗岩残积土的应力-应变;当围压处于低压状态,改进曲线预测和测量曲线模型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花岗岩残积土的应力-应变工程特性。如果今后对花岗岩残积土的研究更深入,这项成果可以延伸到研究其他区域的花岗岩残积土,作为对其结果普适性的探讨与延伸,这对花岗岩残积土这种特殊土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和工程价值。
其他文献
我国正处于桥梁建设的高峰期,大量的在役桥梁都面临着如何保证其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可靠性的问题。因此,在有限资金投入的前提下,科学地评价桥梁性能,合理地安排
本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混凝土结构在冻融环境下的工作机理与计算模式"(项目批准号:50278025)的重要子课题之一.本文基于国内外对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研究,开展混凝土
加筋土挡墙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挡结构,以其显著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土建工程。然而由于加筋材料的多样性和筋土作用机理的复杂性,单纯依靠任何一种计算方法对加筋土挡墙的设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不足已经给世界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环境影响。当今世界,引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不足、甚至破坏的原因有很多,如钢筋锈蚀、冻害以及侵蚀环境下的
区域约束混凝土既是采用由纵筋和箍筋组成的约束钢筋在特定的区域对构件进行有效约束,由于约束钢筋提高了受压区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和极限抗压强度,从而使区域约束混凝土构件的承
管桩在设计之初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并具备较高的竖向承载力,而水平承载力则相对较弱。近年来,土体侧移导致管桩承载力破坏的事故日益增多,为防止此类建筑病害的发生,提高管桩
嵌岩桩是我国桥梁、港口及建筑工程中采用较多的基础型式之一,如何合理确定嵌岩桩的竖向承载力一直是工程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考虑三维应力状态下岩石的强度特性,对
  本文首先从薄壳理论基本假设出发,导出了不仅能考虑薄壳中面位移产生的非线性项,而且考虑了含初始应力张量的非线性有限元的增量平衡方程。从而使得本文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考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铁系统、盾构法隧道、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及共同沟等各类地下建筑物大量兴建,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促使从事地震工程的研究人员和岩土工作者
学位
随着列车走行速度的提高和轴重的增加,轨道过渡段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涉及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较少,也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因此,系统地研究轨道过渡段的力学特性和设计计算理论,对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