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感器数据的用户行为识别模型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ture_007_007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十年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技术导致了基于传感器数据网络的引入:基于传感器数据网络是应用于人类健康的一种特殊类型。自诞生以来,基于传感器数据网络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颠覆性变化。在技术水平上,基于传感器数据包括应用于人体的无线可穿戴生理传感器,从而能够以低成本实现连续且实时的监测,并且十分安全。在最近几年中,随着传感器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在大规模工业领域的推出,其扩散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些设备可以捕获加速度、角速度等重要数据。但是,由于许多基于传感器数据网络的应用程序都需要复杂的信号处理技术和算法,因此它们的设计和实现仍然是当今的一项艰巨任务。为了克服这项任务的难点,本文的提出一种根据智能手机的传感器数据的模型来对用户行为进行识别。本文分以下几个研究点来进行详细研究:(1)采集多种数据集。本文共使用了三个数据集,每个数据集数据的规模大小不同,并且其收集数据的方式和使用设备也各不相同,旨在提高本文所提模型的鲁棒性。(2)对未经处理的传感器数据进行预处理。由于用户行为识别的重要指标以准确率为主,必须要减少其它因素影响,对数据归一化使数据的格式统一,并且进行输入前的其他预处理操作。(3)针对现有识别方式的单一性,受序列数据可视化方向启发,将传感器产生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GAF图像化算法转换成图像数据。其中,根据用户行为识别问题中的特殊情况,提出一种升级版的GAF图像化算法。使得在保证原有图像化算法的性能情况下对特殊情况进行有效处理。(4)针对传感器数据的多源异构性,使用多种传感器数据(如同时使用加速度和角速度数据)进行共同训练。为了满足这种训练需求,提出一种融合的卷积神经网络——深度融合残差网络,使得异构传感器数据中的隐藏信息能够被充分挖掘。(5)所提模型与各类机器学习算法(传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对比,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本文提出的行为识别方法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其他方法,能够在多种场合下有效地识别出智能手机用户的行为,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高校二级学院图书资料室的特点和作用谈起,解读了图书资料室在建设与管理中的瑕疵,针对问题,提出了二级学院资料室与高校图书馆要和谐共建的建议,最后以二级学院图书资料室发展展望结尾。关于高校二级学院图书资料室建设的文献,浩如烟海,本文无意苟同附和,也不欲与同仁竞异争雄,文中都是工作中的所得,一点体悟,是本人所见庐山真境,若益于同仁丝毫,则我至为欣悦。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图书资料室;图书
为了阐释隐喻理解的理据,以英文报刊杂志上收集的隐喻表达为语料,对隐喻映射过程的三个特征,即隐喻映射的选择性、不对称性和特征突现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喻体到本体的映射是
土地测量是惠及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既可增加耕地有效而积、确保耕地点补平衡,又能提高用地质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GPS测量的技术设计是进行GPS测量定位的最基础性
蓝宝石由于其性能的优越性被广泛应用于衬底材料、消费电子、军工等领域,其中用于LED芯片的衬底材料占比最大。随着LED芯片技术的发展,对大尺寸、低成本的衬底材料的需求愈加迫切,对其精密加工技术以及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高。蓝宝石衬底在加工过程中多产生裂纹、崩边等缺陷,其表面质量的评估与缺陷检测息息相关。裂纹作为其中尺度较大、形态随机性较强的一种缺陷,直接影响到下一道工序参数的选择,甚至直接导致破片,造成
企业作为市场中的经营主体,在生产和交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消耗了众多自然资源,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深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