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体惯性接电开关优化设计及实验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121998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微流体惯性开关在智能弹药引信系统中的应用,以某型号榴弹为应用背景,对微通道内液滴运动特性进行分析,采用多种微通道结构,实现双向稳定、延时响应及可靠闭锁等功能。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开关各项性能进行研究。根据开关的应用背景,明确了开关的设计指标。针对开关的延时响应特性,采用多相流仿真分析微通道结构尺寸对延时时间的影响。通过仿真样本结果,建立蛇形微通道延时时间关于其结构尺寸的克里金模型,实现蛇形微通道延时时间的准确预测,预测误差小于0.1ms。基于克里金模型建立适应度函数,采用遗传粒子群组合算法实现对微通道结构尺寸的优化。最后,制作样机进行实验,验证了延时微通道的延时功能。分析了微通道中微液滴对不同加速度载荷的响应特性,基于缓冲结构、连通器结构与毛细阀结构,调整微液滴的运动状态,实现了开关的双向稳定功能。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在开关两个敏感方向分别施加典型勤务跌落载荷(幅值为12000g,脉宽为300μs)时,水银液滴均不会产生液滴分离的现象,且载荷消失后水银液滴均可自动恢复;在后坐加速度载荷(幅值为20000g,脉宽为4ms)作用下,水银液滴可稳定接通电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表明开关具备可靠的双向稳定功能。研究了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微量水银液滴分离问题,采用离心驱动水银液滴运动,实现了纳升级水银液滴的精确分离。为实现开关集成化与微型化,对延时微通道、双向稳定微通道与闭锁微通道等结构进行芯片集成,提出了一种具备延时响应特性的微流体惯性开关。仿真结果表明,开关在后坐力与离心力耦合环境下,可靠闭合,延时时间可达12ms。
其他文献
脉冲激光光束发散角小,单色性好,有较大的输出功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探测系统中。常用的脉冲激光探测系统大多根据脉冲信号的峰值特征来得到探测结果,探测范围和精度受到限制。本文从脉冲激光探测系统中模拟电路的建模分析入手,研究电路对脉冲信号波形的影响,并通过提取信号的多种特征参数来计算得到最终值,使系统拥有更强的适应性。首先,本文分析了脉冲激光探测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了脉冲激光发射模块,然后分别
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术(Full Fiel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FOCT)是一种对生物组织进行非侵入、非接触、无损伤、高分辨的成像方式,它能够产生生物组织样本微米级分辨率的光学断层成像。传统的静态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术所获得的正面图像只能显示样本的静态结构信息,而动态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术(Dynamic Full Field Optical Coherence To
激光超声领域中,传统的脉冲回波法(Pulse-echo)、投捕法(Pitch-catch)、时间飞行散射法(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TOFD)等方法虽可对物体表面或内部裂纹、缺陷的存在进行检测,但无法精准判断其位置和形态。本文将激光超声与传统超声成像领域中的频域合成孔径聚焦技术结合,编写了适用于激光超声线源激发的频域合成孔径聚焦技术(Frequency-domain
近年来,全球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应用在衣食住行、购物、金融等多方面给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同时移动应用发展也趋多元化,移动端的应用软件尤其是Android应用软件也正在呈现飞速增长的趋势。鉴于第三方库能帮助Android应用软件开发者方便快捷地实现多样性功能,Android平台中大量集成第三方库的出现为应用开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第三方库俨然已成为了安卓应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许多第三方库开发
随着视光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眼镜佩戴舒适度要求的提高,渐进多焦点眼镜在眼镜市场中的占比越来越高。这种新型眼镜在带来了更好的佩戴体验及视力矫正疗效的同时也提高了镜片的检测难度,渐进多焦点的镜片设计使得传统的单点测量法难以测量这种镜片的屈光度分布。在现有的测量方法中,泰伯干涉仪法因其测量精度高、光路简单及对环境要求低等优点成为多焦点镜片屈光度测量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研究了基于泰伯干涉仪测量镜片屈光度的
随着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线通信系统对高集成度、小型化、低损耗、多功能的射频器件需求与日俱增。同时,为满足高通信容量和高数据速率的需求,无线通信系统工作频段逐渐向高频迁移。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天线和滤波器的综合一体化设计对减少天线端和射频前端的级联损耗,提高系统前端的集成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介质谐振器天线(Dielectric Resonator Antenna,DRA)技
自石墨烯被发现和成功制备以来,众多具有优异的机械、电子和光学性能的二维材料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单元素二维材料的合成尤其受到关注,因为它代表了物理、化学结构与性质的最简单状态,是研究材料生长机理和探究表面物理、化学性质较为理想的模型体系。蓝磷是黑磷的同素异形体,理论计算表明其具有合适的带隙(1.2~2.0 e V)和载流子迁移率(~10~4cm~2/V s),在电子器件领域中有着极大的应
近年来,对光学元件表面疵病进行检测的传统办法均是采用人工方式。为了提高产品表面质量管控水平,并满足生产对自动化、信息化的要求,探索和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方法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以光学系统中最常见的圆形光学镜片为研究对象。主要完成了对光学镜片的破边检测和对表面划痕与麻点的检测和分类。首先对疵病检测系统做了总体设计,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结合图像处理的实际需求完成了硬件选型,以合理的布局保证图
夜视技术在天文探测、生物显微、现代战争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促使各国将大量人力财力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人眼能分辨的颜色等级是灰度等级的几百倍,为了利用人眼视觉特性,更有效地获取目标场景信息,相关研究者在目视夜视系统中致力于黑白夜视图像的彩色化。目前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真彩色夜视相机问世,但是真彩色夜视相机的工作原理与传统微光相机不同,导致原有的性能评测体系无法满足其性能测试的要求。因此迫切
导轨作为直线导轨副重要构成部分,其型面参数精度的高低对导轨副的运动精度及动态特性有着较大影响。因此,提高导轨型面的测试精度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本文针对这一需求,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产丝杠导轨制造装备示范应用工程(2019ZX04010001)”为研究背景,对导轨型面误差的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建立导轨型面参数误差的综合精度模型。通过分析导轨型面的各个参数对导轨副运动精度的影响,确定导轨副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