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教育质量低于城市教育质量,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理论工作者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解决城乡师资差距的途径:即通过城乡教师交流、城乡学校以“结对帮扶与互派教师”的方式作为解决此问题的途径。教师的城乡交流作为一项平衡城乡师资力量的措施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仍存在缺乏理论指导,管理脱节,部分教师存在抵制态度,交流的规模小,实效性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交流激励机制的不完善。据此,笔者提出解决城乡教师交流的有效激励机制,以促进城乡教师交流活动有效开展。因此,本论文选取中小学城乡教师交流激励机制研究,极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运用现代管理中激励理论与方法,针对当前中小学城乡教师交流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笔者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依据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的公平理论和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师俞文钊创立的同步激励理论,自行编制了中小学城乡教师交流激励机制满意度问卷。以山东省枣庄市中小学城乡交流教师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随即取样的方法,对202名中小学城乡交流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本文运用公平理论和激励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切实取得第一手资料,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借鉴国内外重要文献资料及先进经验,结合实例调查并分析,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力求使研究对策具有可操作性,使所提出的建议具有应用价值,从而达到规范与实证的有机结合。本文构建了中小学城乡教师交流激励机制包括:进一步促进理论研究、完善考评激励与晋升激励机制、建立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机制、建立信任机制激励交流教师真诚合作、建立参与机制激励交流教师民主管理的主动性、建立期望机制激励交流教师的成就感。本文试图从整体上构建全面解决问题的对策,力求使这些举措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为中小学城乡交流教师提供借鉴和启示。中小学城乡教师交流激励机制涉及方方面面,教师交流激励机制的建立完善是一个漫长的、系统的工程,它的每一个方面都涉及许多具体的要素,都值得进行细致的研究。在将来,通过本研究可以扩展到交流管理者和交流辅助教师激励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