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其发病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免疫应答提示MS是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研究表明MS患者T细胞的免疫功能处于失衡状态,如外周血及脑脊液中T淋巴细胞增多,CD4+/CD8+比例增大等。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发现,维生素D(Vitamin D,VitD)除了具有传统的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之外,还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尤其是可以调节T细胞介导的免疫状态。国外有研究显示维生素D受体(VitaminD receptor,VDR)基因ApaⅠ位点及BsmⅠ位点的多态性与MS的发生有关,但国内相关研究甚少,且显示相反的结果。本课题就VDR基因ApaⅠ位点及BsmⅠ位点多态性与MS的遗传相关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以探讨VDR基因与MS发病机制的可能关系。目的1.研究VDR基因ApaⅠ位点多态性及其与MS的相关性:2.研究VDR基因BsmⅠ位点多态性及其与MS的相关性。方法1.研究对象:病例组选择83例MS患者,均为2002年5月~2008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的临床确诊或实验室支持确诊的MS患者:均符合1983年Poser等制定的诊断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除外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严重营养不良、接受器官移植等疾病。对照组选择12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近期无感染、抽血前未经手术、化疗、免疫药物及激素等治疗;年龄、性别与病例组匹配。全部受试对象均取得知情同意。2.取外周静脉血:抽取研究对象清晨空腹肘静脉血,并用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te traacetic acid,EDTA)抗凝,准备抽提基因组DNA。3.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进行VDR基因ApaⅠ位点及BsmⅠ位点目的基因片段扩增,扩增片段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参照Marker标准判断。4.将PCR产物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RFLP)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读取检测结果,进行VDR基因ApaⅠ位点及BsmⅠ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和等位基因分型。5.应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和病例组基因型的分布经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有群体代表性。VDR基因ApaⅠ及BsmⅠ基因型、等位基因数用直接计数法计数,并计算各等位基因频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取a=0.05作为检验水准。基因型、等位基因与MS的关联强度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s,CI)表示。所有统计学分析均应用SPSS16.0完成。结果1.MS组VDR基因ApaⅠ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2.MS组VDR基因BsmⅠ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1.VDR基因ApaⅠ位点可能普遍存在基因多态性,存在Aa、aa、AA三种基因型;此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MS相关;基因型AA可能是MS的患病基因型。2.VDR基因BsmⅠ位点可能普遍存在基因多态性,存在Bb、bb两种基因型;此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MS相关;bb基因型可能是MS的患病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