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颅脑手术中对血清中β-EP 的影响。为瑞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择颅内肿瘤择期手术病人40 例,每组20 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颅脑手术中对血清中β-EP 的影响。为瑞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择颅内肿瘤择期手术病人40 例,每组20 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为R 组,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为F 组。病人入室后,行桡动脉穿刺测动脉压并采集血标本。气管插管后R 组接微泵输入瑞芬太尼,从剪开硬脑膜至缝合硬脑膜瑞芬太尼输注速度为0.1μg·kg-1·min-1,其余时间输注速度为0.2μg·kg-1·min-1。F 组接微泵输入芬太尼至术毕前30 分,两者均采用异丙酚TCI。记录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并采各时间点动脉血测定血清中β-EP 的数值。观察两组患者术毕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应答及定位情况并进行疼痛程度评分。R 组在手术结束前30 分钟,静脉注射曲马多2mg/kg。结果:F 组插管反应发生率比R 组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β-EP 均数变化R 组比F 组明显,但都比麻醉诱导前有下降趋势(P<0.05)。拔管后R 组的BP、HR明显升高(P<0.05),但β-EP 无相应升高。两组术中的麻醉均较平稳。R 组的麻醉恢复明显比F 组快,且恢复质量也明显高于F组(P<0.01)。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相似。结论:颅脑手术中,术中维持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1·min-1,即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且血清中β-EP 的变化与F 组相比,瑞芬太尼更好地抑制了气管插管及术中的应激反应,而且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非常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1、了解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cyl-β-D-glucosaminidase,NAG)/尿肌酐(NAG/Cr)的动态变化;2、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是
本课题应用RNAi(RNA interference)技术修饰骨髓源树突状细胞,通过抑制其CD80、CD86表达以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探讨其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理;研究经RNAi敲减CD80、C
<正>在当前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受到挑战与威胁的大环境下,我国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无疑产生了精神重塑和利益重组的作用。随着大阪G20峰会的落幕,我国提出
目的:建立新西兰大白兔标准颅骨缺损的动物模型,利用组织工程方法,在无外源性生长因子的作用下,将体外培养扩增的自体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后接种于异体灭活多孔颅骨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提高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治水平 方法:对1998年11月到2005年9月间所收治的5例腹膜后纤维化引起上尿路梗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特
图形识别是计算机视觉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应用领域,它有非常广泛的实际应用,例如,字体符号、工业零件的识别,商标的防伪,以及国防军事中飞行器、攻击目标的确定都要应用图形识
目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以手术治疗为主。骨质疏松是老年骨折的主要原因,内固定治疗有发生失败的危险。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应是对骨质疏松的治疗
合成了3,3-二硝基氮杂环丁烷(DNAZ)及其盐和衍生物,培养出九种化合物的单晶,并用X-射线四圆衍射仪测定了晶体的结构。这九种化合物分别是:N-叔丁基-3,3-二硝基氮杂环丁烷硝酸盐
目的:研究术前辅助化疗或未化疗的腹部、盆腔癌症病人围术期cTnI、CK和CKMB的变化,探讨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癌症病人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规律,为指导癌症病人麻醉
我国生态保护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存在着生态优先理念未完全树立,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不到位,顶层设计不系统,生态工程的政策持续性不强等问题。我国已有的生态保护建设制度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