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宁夏贺兰山东麓免埋土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品质,本研究以免埋土的酿酒葡萄品种‘北红’和‘北玫’为试材,采用HPLC技术和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不同采收期对葡萄和葡萄酒中单体酚类物质积累和葡萄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采收期影响了‘北红’和‘北玫’葡萄果实的品质以及果实中单体酚物质含量。‘北红’葡萄所有处理中,T2处理果实的糖酸比、可溶性总糖、总酚、花色苷、单体酚类物质、黄酮醇类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滴定酸显著低于对照。在所有北玫葡萄处理中,M2处理果实的可溶性总糖、总酚、单宁、花色苷、单体酚类物质总量、黄酮醇类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滴定酸显著低于对照;而对照果实中黄烷醇类单体酚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北红’葡萄中参与酚类物质合成相关的基因上表达的基因共有 11个(PAL、STS、IFS、UFGT、GSTs、SHCT、C4H、DFR、F6’H、ANR、RS),主要涉及4条代谢途径(苯丙氨酸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花青素生物合成);其中相对表达量最高是的基因是ANR;T2处理果实中PAL、STS、IFS、UFGT、GSTs、SHCT、ANR和R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北玫’葡萄中参与与酚类物质合成的上调基因共有7个(PAL、STS、IFS、UFGT、GSS、SHCT、C4H),其中GSTs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同样涉及4条代谢途径(苯丙氨酸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花青素生物合成);M1处理果实中PAL、STS、IFS、C4H和F3’5’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也显著高于对照。(3)不同采收期明显影响了葡萄酒的品质以及葡萄酒中单体酚物质的含量。‘北红’葡萄酒中以T1处理的滴定酸含量最高,T2处理的酒精度、挥发酸、总酚、单宁和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且单体酚总量、酚酸类、黄烷醇类和黄酮醇类含量均均显著高于对照,醇类、脂类、酸类和醛酮种类香气物质种类也显著高于对照。‘北玫’葡萄酒中以T2处理的酒精度、总酚、单宁和花色苷含量、最高的是M2,单体酚类物质总量、黄酮醇类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挥发酸物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北红’最适宜采收期为10月15日,‘北玫’最适宜采收期为 10 月 20 日。采收期可通过影响PAL(Vitvi06g0025)、STS(Vitvi16g00988、Vitvi16g00995、Vitvi16g01477、Vitvi10g01596、Vitvi10g01392、Vitvi16g01465)、TFS(Vitvi18g0253)、UFGT(Vitvi 19g0017、Vitvi 16g0194)、GSTs(Vitvi 19g0103)、SHCT(Vitvi09g0092)、ANR(Vitvi04g0145)和RS(Vitvi16g0145)酚类物质合成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影响了葡萄果实中酚酸类(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水杨酸、咖啡酸、丁香酸)、黄烷醇类(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黄酮醇类(异槲皮苷、槲皮苷、柚皮素)3类单体酚物质的积累,最终影响了葡萄果实与葡萄酒中单体酚的构成和葡萄酒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