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胡果实为伞形科柴胡属(Bupleurum)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的干燥成熟果实。未见柴胡果实系统研究的报道。本文对柴胡果实鉴别和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其它品种的柴胡果实进行了品种鉴别和化学成分分析研究,为柴胡果实的品种鉴定、开发和应用,奠定了科学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一.利用性状、显微、理化鉴别等方法,研究了我国北方常见的柴胡果实、狭叶柴胡果实、银州柴胡果实、引种日本31号柴胡果实的鉴别方法和主要特征。 二.对柴胡果实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从柴胡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8个单体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1NMR、13CNMR、H-HCOSY、HMBC、HQSC、DEPT、FAB-MS、IR等方法、技术,确定了其化学结构。3-(3-环己基-丙基)-木犀草素(1),槲皮素(2)、山萘酚(3)、3,5,7-三羟基-3′,4′-甲氧基黄酮(4)、异鼠李素(5)、异甘草素(6)、芦丁(7)、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葡萄糖豆甾醇(8)、醋酸铵(9)、蔗糖(10)、葡萄糖(11)、蒈诺菲林(12)、乌苏酸(13)、胡萝卜苷(14)、己酸甲酯(15)、二十七碳酸(16)、亚油酸三甘油酯(17)、油酸单甘油酯(18)、豆甾醇(19)、乙酰豆甾醇(20)、β-谷甾醇(21)、α-菠甾醇(22)、12-烯-齐墩果-3,28-二醇(23)、1-十九烷醇(24)、油酸(25)、齐墩果酸(26)、n-十五烷(27)、十五碳-6-醇(28)。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余27个已知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柴胡果实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 GC-MS分析确定了柴胡果实挥发油51个化合物、柴胡果实精油(SFE提取)73个化合物;GC-MS分析确定了柴胡果实油26个化合物(包括4个脂肪酸);HPLC分析了柴胡果实17种氨基酸。 三.系统分析柴胡果实的化学成分的含量。柴胡果实和狭叶柴胡果实挥发油提取率(水气蒸馏法)分别为0.3%和0.25%,柴胡果实精油SFE的提取率为6.60%。 柴胡果实和狭叶柴胡果实油提取率分别为27.6%和23.6%。 凯氏定氮法测得柴胡果实、狭叶柴胡果实和银州柴胡果实的粗蛋白总量分别为22.07%、18.22%、17.29%;HPLC法测得柴胡果实、狭叶柴胡果实和银州柴胡果实的17种氨基酸的总量分别为19.49%、17.53%和14.96%。 柴胡果实、狭叶柴胡果实和引种日本31号柴胡果实的总黄酮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为2.3-2.7%、4.6%,1.1%;柴胡果实、狭叶柴胡果实、银州柴胡果实和引种日本31号柴胡果实的芦丁含量(HPLC法)分别为0.5363%、1.4211%、0.6266%、0.0887%。 柴胡果实、狭叶柴胡果实、银州柴胡果实和引种日本31柴胡果实的蒈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