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岭北坡东南缘不同海拔梯度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间关联及响应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luobo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功能性状反映植物对生存环境变化的响应,同时也对生态系统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功能性状的方法近年来在群落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植物叶功能性状被认为与植物生物量、植物对光照、水分、养分等资源的吸收、利用能力关系密切,植物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环境对其的不利影响而形成的生态适应对策。本文选取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碳含量(LCC)、叶氮浓度(LNC)、叶磷含量(LPC)等5个叶功能性状,对摩天岭北坡东南部木本植物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间的关系及海拔对叶功能性状的影响等;同时在功能群水平上比较不同功能群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间的趋同和分异等问题。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摩天岭北坡东南部木本植物各叶功能性状属性值变化范围很大,反映了不同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差异,其中比叶面积(SLA)、叶碳含量(LCC)的变化范围最大,其次为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氮含量(LNC)和叶磷含量(LPC),但就变异性而言叶碳含量(LCC)属于弱变异指标,其它叶功能性状指标,叶干物质含量(LDMC)和叶氮含量(LNC)属于中等变异指标,比叶面积(SLA)和叶磷含量(LPC)均属于强变异指标;(2)研究区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间的关系为:比叶面积(SLA)与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碳含量(LCC)均呈负相关关系,但与叶碳含量(LCC)的相关性较显著(P<0.05);比叶面积(SLA)与叶氮含量(LNC)呈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而比叶面积(SLA)与叶磷含量(LPC)呈不显著正相关关系。叶干物质含量(LDMC)与叶碳含量(LC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叶氮含量(LNC)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叶碳含量(LCC)与叶氮、磷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与叶磷含量(LPC)的相关性较显著(P<0.05)。叶氮含量(LNC)与叶磷含量(LP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3)研究区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情况分别为:比叶面积(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随海拔的升高均表现出先减小后又逐渐增大的趋势,随海拔的升高,叶碳含量(LCC)总的变化趋势呈增加的趋势,叶氮含量(LNC)随海拔的升高虽有所减小,但趋势并不明显。叶磷含量(LPC)随海拔的升高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4)不同生活型植物叶功能性状属性值表现出差异性,其中就比叶面积(SLA)、叶氮含量(LNC)而言灌木>乔木,而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碳含量(LCC)及叶磷含量(LPC)则是乔木>灌木;同时不同生活型植物叶功能性状间的关联性有所不同,在0.05水平上,灌木的比叶面积(SLA)与叶碳含量(LC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叶氮含量(LNC)呈正相关关系,而木本植物的叶干物质含量(LDMC)与叶氮含量(LNC)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叶碳含量(LCC)在0.05水平上与叶磷含量(LPC)显著相关,叶氮含量(LNC)在0.01水平上与叶磷含量(LPC)显著正相关;乔木叶功能性状间的相关性不是很显著,仅叶干物质含量(LDMC)与叶碳含量(LCC)在0.05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5)乔木、灌木的平均比叶面积(SLA)随海拔的升高,其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先降低后逐渐升高的趋势,平均叶干物含量在各海拔梯度上表现出,乔木的平均叶干物质含量(LDMC)总体小于灌木的平均叶干物质含量(LDMC),且乔木、灌木的平均叶干物质含量(LDMC)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随着海拔的升高乔木和灌木的平均叶碳含量(LCC)均表现出缓慢的上升趋势,且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乔木的平均叶氮含量(LNC)随海拔升高表现出不太明显的先降后升的趋势,而灌木的平均叶氮含量(LNC)随海拔升高有下降的的趋势;乔木的平均叶磷含量(LPC)随海拔的升高呈增加的趋势,而灌木的平均叶磷含量(LPC)随海拔的升高表现出先升高后又明显降低的变化趋势;(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摩天岭北坡东南部木本植物划分为5个不同的功能群,即A、B、C、D、E功能群。A功能群主要以落叶植物为主,该功能群中的植物多生长于山坡或山谷灌丛中,喜光,耐寒耐旱。B功能群植物的叶子呈革质或者薄革质,所有植物都喜光,稍耐干旱。C功能群叶形均呈披针形、倒卵形或者卵形。D功能群叶纸质,披针形,多生长于谷地侧边、谷底、山坡,该功能群的所有植物均可入药。E功能群主要为灌木,多生长于山谷林中或者山坡灌丛中,部分植物生长于阴坡。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氮含量(LNC)及叶磷含量(LPC)均在各功能群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叶碳含量(LCC)在各功能群间存在显著差异。5个功能群N/P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A功能群>B功能群>D功能群>E功能群>C功能群。其中C功能群、D功能群及E功能群的N/P平均值均小于14.0,这三个功能群中植物生长主要受氮元素的限制,其对氮元素的响应较强烈;A功能群的N/P平均值大于16.0,说明A功能群中植物生长主要受磷元素的限制,其对磷元素的响应较强烈;而B功能群的N/P平均值小于14.0但小于16.0,表明B功能群中植物生长受氮和磷元素的共同限制;(7)总体而言,摩天岭北坡东南部木本植物叶片N、P含量均较高,而其N/P为14.969,说明摩天岭北坡东南部木本植物生长主要受到氮和磷元素的共同限制。
其他文献
引进75%肟菌&#183;戊唑醇WG、75%三环唑WP、40%氟环&#183;稻瘟灵EW、40%富士一号EC4种药剂进行永稻叶瘟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183;戊唑醇WG平均防效达89.4%,在4种药剂中防效
介绍了改进的ID3算法的基本设计思想,并应用改进的算法设计了高校收费预警系统。系统设计前台用Java程序设计,后台连接Oracle数据库。训练数据是经过数据预处理的财务收费数
高师心理学课程的建设对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起步的质量。通过对商洛学院15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该门课程在课程作用、课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