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渗析—电沉积联合工艺处理强酸性含铜树脂脱附液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s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并系统研究了扩散渗析-电沉积联合工艺,用于处理电镀行业强酸性含铜树脂脱附液。电镀企业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铜废水时,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饱和后需要再生,从而产生强酸性含铜树脂脱附液,其中酸含量约4~6%,铜离子含量约15 g/L。为回收树脂脱附液中的酸和铜资源,本论文开发了扩散渗析-电沉积资源化处理联合工艺。扩散渗析法能够将含重金属废酸中的酸和重金属分离,得到含重金属含量较低的回收酸,其与商品酸混合后用于配置套用树脂脱附剂,与此同时获得了含酸浓度较低的重金属扩散渗析残液;电沉积法能够将重金属扩散渗析残液中的重金属回收,其缺点在于对于强酸性废液不适用。本论文将扩散渗析和电沉积工艺联用,先用扩散渗析技术处理强酸性含铜树脂脱附液,回收其中酸资源,再用电沉积技术回收扩散渗析残液中的重金属,实现了强酸性含铜树脂脱附液中酸和铜的同步回收,发展和完善了离子交换法处理电镀行业重金属废水的应用研究。本文以电镀行业离子交换法处理重金属废水所产生的强酸性含铜树脂脱附液为研究对象,开发了扩散渗析-电沉积资源化联合处理工艺。重点考察了离子交换膜种类、扩散渗析进水流量、流量比、温度、酸浓度、酸种类、金属离子浓度、金属离子种类等因素对扩散渗析技术回收酸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电沉积槽电压、槽液pH、温度、金属离子浓度、时间等因素对电沉积技术回收铜的影响规律。最后采用扩散渗析-电沉积联合工艺资源化处理广东惠州龙溪电镀基地产生的实际强酸性含铜树脂脱附液,筛选出优化工艺参数,为扩散渗析-电沉积联合工艺处理强酸性电镀含铜树脂脱附液的工程化应用提供技术参考。本论文系统研究了膜种类、脱附液组成、脱附液流量、接收液与脱附液的流量比等参数对扩散渗析技术从强酸性含铜树脂脱附液中回收酸效果的影响规律。静态扩散渗析实验结果显示,分别采用NDADF1型和NDADF2型膜,H+平均渗析系数为0.0126m/s和0.0146m/s,Cu2+平均渗析系数为0.00059m/s和0.00068m/s,对H2SO4-CuSO4的平均分离系数分别为21.3和21.4。这表明两种膜的酸盐分离能力相似,但是H+和Cu2+在NDADF2型膜中渗析速率较NDADF1型膜快约20%。这是由于NDADF2型膜的水含量较高,H+容易与膜上的水结合,所以更容易透过膜;且NDADF1型膜的交换容量更大,更多的固定基团量对水合半径较大的阳离子的排斥较强,所以Cu2+的透过速率较慢。动态扩散渗析实验结果显示,采用NDADF1型和NDADF2型膜,得到的回收酸中H+浓度分别为0.87mol/L和1.14mol/L,酸回收率分别为77.7%和90.3%;Cu2+浓度分别为0.0127mol/L和0.0153mol/L,铜离子泄露率分别为8.3%和10.8%。这表明在酸回收率和回收酸浓度上,NDADF2型膜优于NDADF1型膜。并且NDADF2型膜在制备过程中不使用剧毒致癌物质氯甲醚,更加环境友好。因此,从分离回收效果和材料环境友好性角度,NDADF2型膜更适用于强酸性含铜树脂脱附液中酸的分离回收。确定的最佳扩散渗析工艺参数为:脱附液流量0.6L/h、接收液与脱附液流量比1.0。扩散渗析技术处理树脂脱附液后,得到的回收酸可与商品酸混合用于配置套用树脂脱附剂,同时获得的含酸浓度较低的扩散渗析残液,采用电沉积技术处理回收铜。扩散渗析残液中铜离子含量约8~15g/L,pH约为0.8。本论文初步研究了槽电压、残液中铜离子浓度、进水流量、pH、温度等参数对电沉积回收铜效率及电流效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铜回收效率随着槽电压、残液铜离子浓度、温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进水流量的增大而减小;电流效率随着槽电压升高而降低,随残液中铜离子浓度、进水流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综合考虑回收铜效率和能耗,确定电沉积最佳操作参数:电沉积液pH约2.0,温度为45℃,流量为1L/h,槽电压为10V。在此工艺条件下,铜回收率和电流效率分别为97.6%和48.3%。根据实验结果估算,在电沉积工段每消耗约2.5kW电可以得到1kg回收铜,由此可见电沉积技术回收扩散渗析残液中的铜能够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本论文基于研究团队承接的国家“十二五”重大水专项,针对沙河流域内对东江干流饮用水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的表面处理行业,以广东省惠州市龙溪镇集中式表面处理基地为技术示范对象,开展表面处理集中工业园特征污染物高效去除技术集成及资源化利用研究。本论文采用扩散渗析-电沉积联合工艺资源化处理龙溪电镀基地产生的强酸性含铜树脂脱附液,该脱附液含硫酸约6%、铜离子浓度约为12 g/L,通过对联合处理工艺参数的筛选和优化,最终扩散渗析段酸回收率可达到82.5%,回收酸中H+浓度为1.18 mol/L,电沉积段铜回收率为98.5%,其中铜的纯度为99%,电流效率可达52.1%。回收的酸可与商品酸混合用于配置套用树脂脱附剂;回收的铜可以出售给回收公司综合利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扩散渗析-电沉积联合工艺处理电镀行业强酸性含铜树脂脱附液不仅技术可行,而且还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其他文献
在青年婚恋发展目标的提出和结婚率不断下降、离婚率不断上升,特别是农村人群离婚率有了明显增长的背景下,对农村人群婚恋观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农村人群婚恋观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对255位农村人群进行了婚恋观问卷调查,并选取了5位调查对象进行访谈。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1)农村人群婚恋观在是否是独生子女、年代、婚恋状况、与父母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受教育程度整
本研究旨在探究现有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模式的发展瓶颈,寻找增权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优化路径,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体系的改良工作提供思路。本研究以社会工作者在现有评估模式下的无权感或弱权状态为核心,以北京社区青年汇项目评估体系的实践探索为研究个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法这一研究方法,对社区青年汇的项目评估工作进行参与式观察并对社区青年汇一线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督导和考核评估工作参与
期刊
公正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价值追求。已有研究表明解释水平影响个体对道德事件道德程度的判断,高解释水平者对不道德的事件的评价更加严厉,认为不道德的事件更加不道德;低解释水平者对不道德的事件评价相对温和,认为不道德的事件没有那么不道德。借鉴上述对道德事件的研究,本研究运用解释水平理论,将视角集中在与青年群体密切相关的7个社会公正事件上,验证青年对社会事件公正感知的程度是否在解释水平的干预后差异显著,并具
本文在普通半环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模糊集、软集理论研究了r-半环的一些性质和结构,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概述了模糊化代数、模糊软化代数、半环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对Γ-半环、模糊h-理想、软集的部分预备知识作了简单介绍.第二章建立了带算子的Γ-半环的概念及结构,给出了带算子的模糊h-理想,并讨论了带算子的r-半环的笛卡尔积.第三章在带算子的模糊r-半环基础之上,定义了三种带算子的
胆固醇氧化酶(COD,EC1.1.3.6)是胆固醇代谢过程中最重要的酶之一,它可以催化胆固醇生成胆甾4-烯-3-酮(cholest-4-en-3-one)和过氧化氢。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胆固醇氧化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更多的应用于临床制药、食品加工、生物农药等方面。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胆固醇氧化酶高产菌株的选育;SG03菌株的产酶条件优化;SG03菌株30L发酵工艺的研究;COD的分离纯
近年来,有关漆酶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漆酶(Laccase. EC.1.10.3.2)是一种含铜离子的多酚氧化酶,广泛分布于真菌特别是白腐菌中。漆酶可与多酚类和芳香二胺类等多种底物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领域中。本文以漆酶产生菌灵芝菌(Ganoderma lucidum)U60为出发菌,采用低能N+束注入技术诱变选育得到漆酶高产菌株UIM-281,并对菌株产酶条件、漆酶的纯化、酶学性
从国家层面研究中国政府数据治理的行动进展,从而探索构建完善的政府数据治理体系。采用文献调查法和网络调查法分析梳理中国政府数据治理在主体、制度和平台方面的实践进展,分析其不足和原因,提出我国政府数据治理实践的优化方向:深化数据治理认知以建立系统的认知框架、构建适于数据治理规则体系的有效方法。
太阳能作为一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不仅为世界提供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而且后期维修操作较为简单。然而,由于环境条件常常不可预测,光伏系统中的各种故障严重影响了组件的性能,从而加剧了整体发电量的损失。感知发电过程的异常以及诊断各种类型的故障对节省维护时间和成本都非常重要,因此,对光伏系统常见故障进行有效检测和诊断方法的需求日益增加,这有助于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
最优消费-投资问题一直是数理金融中的基本问题,也已经被国内外众多学者所研究.本文将最优消费-投资问题与投资者退休选择问题二者相结合,考虑投资者各种不同的借款约束下,投资者所面临的最优消费-投资和退休选择决策问题,最后将Knight不确定加入到模型当中,对最优策略做进一步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在带有习惯形成,随机机会集,随机工资和劳动供给弹性的生命周期模型下的消费-投资和闲暇选择问题.在股票支付红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