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研究——以南京高校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已全面展开并走向深入,高校的每一位教师都置身于改革发展的情势中。高校青年教师是高等院校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主体,改革给高校青年教师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程度上的挑战和压力。他们所面临的组织氛围、人际关系、工作负荷、家庭生活、职业发展等,都对其工作产生很人的影响。因此,剖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状况,不仅关系到其身心健康的好坏,而且与整个高等教育事业息息相关。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在对压力、职业压力、教师职业压力的相关概念、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的基础上,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处理,初步探讨了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及压力源的主要构成。 本研究的初步结论是: 第一,高校青年教师总体上呈现中度职业压力,但在工作满意度上呈现出较高的满意度。 第二,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源于高校的各项管理制度。 第三,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不存在性别、专业方面的差异,但在院校层次上,职业压力存在显著差异,重点院校职业压力高于普通院校。 第四,个性特征对职业压力有一定影响。 第五,职业压力的影响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 论文根据研究的结果,就如何缓解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其他文献
远程教育作为终生学习的一种先进形式,是以学习者为主体,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超越时空的教育新模式。在国外,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和比较科学的教学模式,而我国远
离散余弦变换(DCT)在图像编解码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目前已被JPEG、MPEG1、MPEG2、MPEG4和H26x等众多国际标准所采用。但由于其计算量较大,用软件实现难以满足实时处理的
研究目的:通过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大鼠进行为期八周的有氧跑台运动干预,研究血管性痴呆大鼠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PC)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
基于波导耦合光栅的共振原理和多孔硅的光学传感特性,提出一种含多孔硅层的波导耦合光栅纳米异质结构的折射率传感模型。根据古斯-汉欣(Goos-Hnchen)位移理论和波导耦合光
“对话”是一种全新的时代理念。对话不仅是人们达成各种教育目的的有效手段和策略,更蕴含着在教育中所应追求的一种精神。对话意味着民主平等,交往合作,开放创新,对话将发挥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