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体择偶行为跟人类进化过程密切相关,择偶偏好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选择下颌宽度这个既与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取向相关,又与文化进化的社会审美取向相关的面孔特征,探讨其在个体择偶中的选择偏好,以此来揭示与之对应的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对个体进化过程的影响作用。检验威尔逊“基因——文化协同进化论”的合理性。实验一首先考察宽窄下颌与生存竞争和社会文化两取向之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通过设置不同的实验任务,让被试进行宽窄下颌面孔的选择,结果显示:在进行面孔吸引力判断时,被试更倾向于选择窄下颌面孔;在进行生存竞争优势判断时,被试更倾向于选择宽下颌面孔。因此实验结论是窄下颌更符合个体的社会文化审美取向;宽下颌更符合个体的生存竞争优势取向。实验二采用对不同下颌宽度面孔对图片进行二选一的迫选方式,总体上来考察个体在择偶时的偏好。结果显示:在当前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下,不同下颌宽度的被试对所偏好面孔图片下颌宽度的选择都出现了中度下颌宽度的选择结果。因此个体在进行择偶时同时对社会文化的标准和生存竞争的标准进行了权衡。实验三主要用来说明宽窄下颌和生存竞争取向与社会文化取向对应关系存在的条件性。当选择处于社会经济水平发展较低的农村中的老年被试时,不管是老年女性被试还是老年男性被试,在进行面孔吸引力的任务判断和生存竞争优势的任务判断时,都没有出现对宽窄下颌的选择倾向。即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才存在宽窄下颌与生存竞争和社会文化两个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反之则会消失。以上研究表明,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个体认为窄下颌更符合社会文化的审美取向,宽下颌更符合生存竞争的选择取向。个体在择偶时会对社会文化和生存竞争这两个标准进行权衡,因此出现中度下颌宽度的偏好。宽窄下颌与这两个标准的对应关系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