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卡产品的市场扩散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0662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卡是一种多功能、创新型电子货币,其消费信贷功能和现金替代效应可以使持卡人随机的或潜在的消费需求转换为实际需求,从而有助于促进消费导向型的经济增长。作为一种改变消费行为和支付习惯的金融创新工具,银行卡必须在市场上有效扩散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因此,研究银行卡产品的市场扩散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以创新扩散理论和模型为基础,针对银行卡产品市场扩散的特点,将生物种群增长模型引入到银行卡产品市场扩散的研究中,并将其拓展为曲线簇模型,从发卡市场、受理环境及银行卡支付业务三方面研究了我国银行卡产品市场扩散的动态过程,并应用协整理论、动态滞后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我国银行卡产品的市场扩散对宏观经济的拉动效应。 研究发现:第一,我国银行卡发卡市场和受理环境发展不协调,制约了银行卡支付业务的发展,受理环境已成为我国银行卡产品市场扩散的瓶颈;第二,长期来看,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已建立了稳定的正向关系,银行卡产品在市场上的扩散能够刺激消费,进而拉动经济的增长;第三,在短期,银行卡受理环境发展滞后、居民偏好现金消费的习惯导致银行卡的消费信贷功能和现金替代效应未能正常发挥,限制了银行卡产业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作用,银行卡产品市场扩散对宏观经济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拉动作用。
其他文献
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货币传导机制有密切的关系,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由于受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金融市场的创建等因素的制约,只能选择信贷渠道作为我国货币传导机制的主渠道
面对席卷全球的次债危机,为了尽量减轻由此带来的经济衰退中国政府采取了各种货币政策,其中频繁出台的降低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更是吸引了全球人的目光,然而这些措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