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时期的忧患意识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v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忧患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理性的、批判的思想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精髓,它来源于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关照,对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项内容,忧患意识受经济和生产力水平的客观限定,但同时也反过来也对历史发展起到了能动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和“增强四个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的要求,忧患意识在强国路上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盛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其在同时代的繁荣强盛和世界地位是独一无二的。历史学家通常以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作为分界线,把唐代社会历史分为前后两大时期。唐前期历经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国势大增,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至鼎盛状态,属史无前例的盛世。但是,盛世的光辉,终因安史之乱而没落。那么,如果将忧患意识置于盛唐这一历史时期去考察,探寻其存在状态和发展规律,并与当今现实做比照,或可得出一些积极的、值得借鉴的结论。当代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忧患意识进行了研究,有从哲学角度论述的、有从思政教育角度探讨的、有就某一个人和群体进行分析的、也有就某一作品或者学术党派进行分析的。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忧患意识置于某一相对有代表性的、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历史时期去考察分析,并力图结合当代社会现实得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结论。本文将历史实证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运用了学科交叉、文献实证、对比分析、图表分析等方法。在结构上,本文分为七章,共二十六小节。全文以“民族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阐述忧患意识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考察了盛唐时期四个历史阶段中君臣和文士的忧患意识,对忧患意识在盛唐时期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论述了盛唐时期的忧患意识对当代中国的启示。本文的主要结论:忧患意识并非是独立的,上到君王将相、下到文士书生,其个人的忧患意识是在学习继承和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统治者的忧患意识水平和强度是政治和社会兴衰的前奏,而文士阶层忧患意识的表现是政治社会兴衰趋势的直接体现,这种表现亦为统治者发出了警示的信号。因此,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增强党内的忧患意识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忧患意识引导与教育、重视对社会中间阶层的忧患意识再教育、丰富和挖掘忧患意识的社会主义时代内涵、正确引导和运用忧患意识的正能量。在对本论文撰写的反思过程中,也发现了其中很多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理论方法不够深入、交叉学科理论结合不够紧密、引证文献不够充足、对现实的调查不够全面等,因此,应该进一步探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儒家思想的结合点、更深入地考察盛唐时期忧患意识的形式和特征、更广泛地调查和研究现阶段我国与忧患意识有关的问题。
其他文献
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安定有序。因此,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社会治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要积极探索加强和
本文以英国外长菲利普·哈蒙德(Philip Hammond)第70届联大演讲为语料,通过话语修辞分析,展示英国外长如何构建英国国家形象。研究发现,他巧妙地运用了亚里士多德修辞理论(诉
激光散斑测量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全场非接触测量、无损性、实时性等优点,在各光学测量中已逐渐成为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热点。激光散斑携带的散射体的信息是进行目标探测、识别、
<正> 油箱不仅能贮存和输送油液,而且还可以分离油液中的空气和杂质,调节油液温度。此外,多数油箱上还装有油泵、电机、阀门、仪表等元件。因此,油箱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是很
当一名语文教师是我从小到大的理想,2014年9月1日,我终于圆了我的教师梦,我喜极而泣……手捧教师录取通知书,带着欣喜,更带着对工作的热爱,走进了这片心灵的热土。我深知,要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癌症患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癌症患者的心理负担超过心脑血管疾病成为致死原因的第一
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关键。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从理念、环境、课程体系、文化等多方面入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39;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
雷达目标散射信号中的极化信息同目标回波的幅度、相位、多普勒频率、波形等信息一样,是非常有用的信息,它在抗有源干扰和杂波干扰、目标信号滤波和增强、目标检测和目标识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