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今天,高等教育的任务已不再是培养少数社会精英,而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社会多样化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传统上以单一的鉴定分等为目的的总结性学生评价制度的缺陷日益显露,以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为目的的形成性学生评价备受关注。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着重探讨普通高校形成性学生评价思想方法的内容及其对我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的意义。论文在梳理形成性教育评价思想方法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讨论了形成性教育评价的基本问题,探讨了普通高校形成性学生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分析了普通高校常用形成性学生评价方法的原理及其特征。研究表明,激发被评者的改进动机、诊断评价对象的表现并以建设性的方式向被评对象反馈评价信息、帮助评价对象实施改进行动这三个步骤,是形成性评价发挥作用的关键;高等教育哲学和高等教育学、多元智能理论和成功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构成了普通高校形成性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发展了丰富的形成性学生评价方法;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传播形成性学生评价知识、推动形成性学生评价方法的应用势在必行。针对我国普通高校总结性学生评价占主导地位、形成性学生评价缺失的现状,论文提出了领导重视、政策引导,进一步转变普通高校学生评价观念,深化形成性学生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改进普通高校学生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学生评价知识和技能水平,积极支持教师开展形成性学生评价实践以及通过形成性学生评价示范项目推进形成性学生评价方法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应用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