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网络(WSNs)是一种自组织的、面向多任务的无线网络系统,通常由成千上万个微型传感器组成,被密集洒落或安置在某个监控区域中,以协作方式从周围环境中感知、采集和处理信息,完成覆盖区域的实时监控。这些传感节点体积小、成本低且有较强的自组网能力,在军事以及其它生活领域有着普遍的应用远景。可是这些传感节点能量有限,且通常安置在比较恶劣环境中,很容易造成节点故障,导致网络拓扑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网络的整体性能。因此,设计一种好的拓扑结构对改善WSNs抗毁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WSNs的发展背景、研究现状、网络架构特征以及其实际应用做了简要概述;其次介绍了复杂网络中的三个经典模型(即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无标度网络)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实际应用,同时还列举出一些常用的评价网络抗毁性能的拓扑参量。为改善WSNs抗毁性,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一种关于节点度、剩余能量、传输距离的网络演化机制(简称DEDA模型),该机制在优先连接的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度和剩余能量,还加入了节点间的传输距离因素,并且将原有模型的一步连接分为两步连接过程。同时利用四种拓扑参量(节点度分布、网络最大连通子图大小、最大连通子图平均最短路径长、网络传输效率)评估网络的抗毁性能。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比较了EAEM模型和DEDA模型演化所形成的网络拓扑结构在面对随机和故意攻击时的抗毁能力。实验结果表明,DEDA模型提供了更好的抗毁性。2)基于MATLAB GUI的WSNs抗毁性分析的仿真系统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对软件设计做了需求分析,然后将界面分成三个模块,即网络参数设计模块、功能选择模块以及仿真图像展示模块。利用MATLAB中的GUI工具进行对象编辑,编写回调函数,将各个GUI对象联系起来,使该软件实现可视化,让用户能在同一个界面下完成网络参数设置、仿真过程控制等操作,并对其抗毁性能进行了量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