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变化,并探讨其在评估肝功能异常及出血风险方面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期间于宁夏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根据Child-Pugh分级和是否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分组,比较各组患者之间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及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分组中,出血组PLT、PCT显著小于非出血组,MPV、PDW、PLCR显著大于非出血组;出血组脾脏厚度显著大于非出血组,PLT/脾厚显著小于非出血组;出血组PT、APTT显著大于非出血组,PTA、FIB显著小于非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Child-Pugh分级各组间比较,血小板参数Child-Pugh B、C两组患者PLT显著大于A组,C组PCT显著小于A组,B组MPV显著小于C组,且显著大于A组,C组患者PDW显著大于A组,B、C两组患者PLCR显著大于A组;脾厚方面Child-Pugh C组患者脾厚显著大于A组,B组患者PLT/脾厚显著大于C组,且显著小于A组;凝血指标Child-Pugh B、C两组患者PT显著大于A组,C组APTT显著大于A组,A、B两组PTA显著大于C组,B组FIB显著大于C组,且显著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与非出血患者相比,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均较差,PLT/脾厚显著减低,且均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2、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脾脏厚度尤其是PLT/脾厚在评估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