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珠丝杠表面感应淬火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械加工行业的飞速发展高精度滚珠丝杠逐渐代替了传统丝杠,其具有传动灵敏、进给平稳、低速无爬行、使用寿命长、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和精密仪器。滚珠丝杠在实际应用中表面承受较大的压应力和扭矩,因此要求滚珠丝杠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芯部具有较好的韧性。通过表面感应淬火可以实现滚珠丝杠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而芯部具有良好的强韧性。本文在国家工信部重大专项(滚珠丝杠的材料、热处理精确控制技术及工艺规范,2011ZX04014-031)的支持下,系统研究滚珠丝杠感应淬火处理工艺,检测其微观组织、显微硬度、物相成分和断口形貌,对淬硬层在不同磨损载荷下进行线性干滑动摩擦磨损实验,观察和分析摩擦系数、磨损形貌和磨损失重,探究了滚珠丝杠不同材质、不同淬火功率和不同载荷下的磨损机制和耐磨性,期望为滚珠丝杠的精确感应淬火和实际工况下的使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本文对GCr15、50CrMo4和55CrMo进行表面感应淬火,分别采用双匝感应线圈、四匝感应线圈。研究结果表明:  1.感应淬火功率的改变影响表层微观组织、碳化物分布、显微硬度和残余奥氏体含量。随着淬火功率的升高,淬硬层显微硬度值降低,淬硬深度增加,残余奥氏体含量增加。研究发现经感应淬火处理后50CrMo4和55CrMo淬硬层冲击断口为明显的冰糖状,在晶角处存在少量的韧窝状组织,有利于提高淬硬层的磨损性能。  2.选用磨损载荷50N、100N、150N和200N对GCr15、50CrMo4淬硬层和55CrMo基体及淬硬层进行线性干滑动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了不同材料摩擦系数随磨损载荷的变化趋势,观察了磨损形貌和磨屑形貌,并测试了磨损前后材料的磨损失重。发现淬硬层摩擦系数随磨损载荷的增加而降低,55CrMo基体摩擦系数随磨损载荷的增加而增加。  ⒊ GCr15淬硬层在低载荷50N和100N下主要发生磨粒磨损,在高载荷150N和200N下,磨损表面出现较多裂纹和磨损凹坑,磨损机制主要为剥层磨损。50CrMo4随磨损载荷的增加磨损机制由低载荷下的磨粒磨损变为高载荷下的磨粒磨损和剥层磨损。55CrMo基体磨损表面存在磨损凹坑和近鱼鳞状的磨损痕迹,磨损机制由低载荷的磨粒磨损和轻微粘着磨损变为高载荷下的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感应淬火处理使得55CrMo耐磨性提高4-5倍,当感应淬火功率为118kW时55CrMo淬硬层磨损表面光滑,耐磨性较好。  ⒋对比55CrMo和 GCr15磨损性能发现在高载荷下55CrMo淬硬层耐磨性优于GCr15淬硬层耐磨性。GCr15淬硬层存在袋装组织和碳化物液析现象,导致滚珠丝杠在高的磨损载荷下磨损表面极易产生微裂纹,磨屑以大尺寸片状形式剥落,引起严重的剥层磨损。
其他文献
首先请允许我把感谢的话放在前面,因为情真意切,固不可放在鸡肋处潦草。作为学校组织成立“第八画室”的众多专业教师中的一员,我代表各位同仁深深感谢校领导提供出如此不同的教学平台,在当今套路横流的艺考大环境中能做出这样的改变实属不易,感谢全程实施策划人员安排与统筹课程管理的李松老师,也正是出于李老师的信任,我才有机会写这篇文章。感谢15级的各位同仁对“第八画室”的无偿付出,因为有你们的任劳任怨才促成了“
期刊
贵州生态资源优越,境内小气候环境众多,具有发展大球盖菇产业的极佳条件.为大球盖菇在贵州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介绍了贵州大球盖菇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