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金股利政策作为上市公司财务决策重要内容之一,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由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行为,往往是基于当期经营情况良好的事实,所以,向股东支付现金股利能作为上市公司业绩优良的信号。另一方面,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部分公司会更愿意利用留存资金扩大经营和开展并购业务,从而少发、甚至不发股利。自Modigliani和Miller[1][2]提出股利无关论以来,有关于股利的相关理论不断被学者发现证实,其中,委托代理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就是较有代表性的两个理论。在有关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大样本研究中,运用上述两个理论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实际情况进行诠释的研究很丰富,但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因此,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背后的成因复杂并且具有个体差异性,单个案例公司的情况也非常值得我们探究和关注。用友网络作为一家属于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的公司,其现金股利支付率很高,在该行业中的表现十分突出。基于此背景,本文选取了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以公司2001年至2016年这十六年的高现金股利分配情况为例,结合行业数据,运用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控制权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迎合理论等,通过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多种财务比率比对,对公司“高派现”政策背后的动因进行解释,从而得出以下的研究结论:(1)由于用友网络“两权合一”和“一股独大”的特性,在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之前,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第二类代理问题。对于这段时间的情况,控股股东持有股票的非流通性质导致其利用现金股利侵害了中小股东利益,本文认为,这是当时“高派现”股利政策的主要原因;(2)而对于股权分置完成以后的情况,公司的各方面财务表现说明用友网络的大股东“掏空”行为并没有延续至今。通过分析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和所有权情况,本文认为,在这段时间里,比起通过其他方式“攫取”私人受益,控股股东更加偏好现金股利这种共享收益,从而解释了这段时间的“高派现”政策。(3)除此之外,用友网络的“高派现”能够传递出正向信号,带来积极效应,这很可能导致公司为了迎合投资者心理而维持“高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