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辽盆地西斜坡区自西向东整体为一东倾的平缓斜坡,倾角小于2。,可进一步细分为西部超覆带、泰康隆起带、富裕构造带三个二级构造单元。研究区主力油层为萨尔图油层及高台子油层,在稠油资源勘探与开发过程中,暴露出油藏地质特征认识不清,储量动用差等诸多地质矛盾,为此开展了松辽盆地西斜坡萨尔图、高台子油层层序地层、沉积相及有利圈闭预测等精细研究。论文综合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等理论,开展了沉积相、构造解释、油气藏解剖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探讨了一套坳陷湖盆平缓斜坡带油气成藏特征综合研究的思路及方法,为目标优选和井位设计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岩心、测井、地震及地质资料的系统分析,将研究区青山口组青一段至嫩江组嫩一段划分为2个长期、9个中期、16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起主要目的层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阐明了基准面旋回与砂层组的对应关系及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的沉积充填样式,同时明确了研究区主要受西北齐齐哈尔物源、西南英台物源和北部物源影响。在层序格架内,以岩心、岩屑、测井及粒度资料为依据,建立了沉积微相识别标志,从而识别并划分沉积微相类型,确定西斜坡区沉积微相展布及其演化规律,其中高台子油层GⅠ砂组和萨尔图油层SⅡ+Ⅲ砂组沉积期,研究区以三角洲前缘及滨浅湖相沉积为主;萨尔图油层SI至SO砂组沉积期,主要为滨浅湖与半深湖沉积,研究区东部局部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在层序和沉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全区高精度二维构造解释,分析了本区主要的圈闭类型及油气输导条件,认为西斜坡泰康隆起带主要为构造、构造-岩性圈闭,西部超覆带主要为岩性、地层-岩性以及构造-岩性圈闭,油气输导主要由砂体与断层组成。通过对已知的重点油气藏进行精细解剖,将西斜坡油气藏类型划分为构造-岩性油气藏及岩性油气藏两大类,并建立相应油气成藏模式。最后,综合利用对构造、沉积、储层砂体展布规律及油气成藏模式的认识,提出潜在有利目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