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蛋白质及酒类摄入量增加,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而运用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因其毒副作用较多,且对伴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目前国内诸多学者在中医方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纵观国内外文献资料,并未见一剂中药即取得显著治疗效果的报道,因此急需寻找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虎加桂枝汤加味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的治疗寻求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案。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其中男63例,女7例;年龄20-80岁,治疗组平均年龄为46.17±13.0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6.68±12.74岁。治疗组:连续7天服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味,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早晚),对照组:连续7天服用白虎加桂枝汤,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早晚),制定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观察表,一周后按观察表计分做统计学处理,进行治疗前后比较以及组间比较,对纳入本研究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血尿酸(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关节功能、综合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的评估。所得数据应用Microsoft Excel及SPSS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水平设P<0.05。结果1、临床疗效评价:白虎加桂枝汤加味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8%;白虎加桂枝汤组临床治愈1例,显效6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疗效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治疗1周后,各项主症治疗前后平均积分进行对比,在改善关节症状(关节疼痛、急性红肿、活动度、压痛等)方面,治疗组及对照组所有主症治疗后积分值均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在改善关节症状方面两组均有效,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实验室检查比较:治疗组治疗1周后血尿酸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周后血尿酸值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沉及C反应蛋白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安全性比较: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两组疗程结束后复查均未见血、尿、粪及肝肾功能异常,说明两药安全可靠。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白虎加桂枝汤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明显优于白虎加桂枝汤,确实能起到消肿止痛、改善关节功能、降低血尿酸、血沉及C反应蛋白的作用,且未发现有明显的临床毒副作用,故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