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单向板受拉薄膜效应试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塑性铰线理论是目前计算钢筋混凝土板极限荷载最常用的方法。研究表明,由于钢筋混凝土板薄膜效应的存在,无论其是否受到水平约束,按塑性铰线理论计算的结果均比实际承载力低得多。近年来建筑火灾作为灾害的一种,国内外学者将其作为研究课题引入建筑工程领域时发现,若发生火灾的房间不破坏或是整体结构不坍塌,混凝土楼板发生大变形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混凝土板在常温及火灾作用下薄膜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完成了对不同边界条件下6块足尺的钢筋混凝土单向板的大变形静力加载试验,主要包括两边简支、一边简支一边固支和两边固支三种边界条件。通过测量混凝土板的竖向挠度、平面内位移、受拉钢筋的平均应变及支座转角等来研究钢筋混凝土单向板受拉薄膜效应产生的机理及破坏模式。研究发现,无水平约束的钢筋混凝土单向板在形成塑性铰线之后存在受拉薄膜效应,此时混凝土板的裂缝充分发展,刚度衰减较大。由于受拉薄膜效应的存在,混凝土板的实际承载力比按塑性铰线理论的计算结果高得多。当挠度达到跨度的1/15时混凝土板没有发生钢筋拉断或板坍塌现象。采用板块平衡法和虚功法对试验中板的荷载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平衡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而虚功法的计算结果较试验结果偏低。基于假设对虚功法进行了修正,采用修正后的公式能够得到较好的计算结果。本文从钢筋混凝土板在常温下的薄膜效应试验研究入手,了解混凝土楼板在常温大变形下薄膜效应产生的机理及破坏模式,为今后的结构抗火研究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是在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制冷技术,其理论基础是热电制冷原理。由于其无需制冷剂,无噪音,无污染等优势,加上常规能源短缺和太阳能源的开发利用优势,使得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相关学者关注,并且取得了很大程度的突破。本文从提高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箱系统制冷效率的目的出发,针对影响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箱制冷性能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其中主要研究太
含酚废水因其来源广、毒性大而历来是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重点,催化湿式氧化法是目前工业上常用的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催化湿式氧化法在国外如日本、欧美等地区已达到工业化
探索减少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技术方法,以达到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孔隙率,减少各种原始裂缝的数量,降低混凝土早期收缩,又不提高过多的成本,是当前混凝土工程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低温粗骨料配制混凝土技术,减少混凝土早期裂纹的数量和尺寸,最大限度减少混凝土内部缺陷。通过普通碎卵石粗骨料进行常温和低温配制混凝土的对比试验,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早期混凝土电气性质、抗渗性能、超声波探
边坡是人类生活和工程活动中最普遍也是极为重要的地质环境,与人类的各种活动密切相关。对于铁路路堤边坡来说,由于铁路的列车运行速度高,动力效应大,故对路堤边坡的稳定性要
FRP筋应用于普通混凝土结构中,由于其具有轻质、耐腐蚀、耐疲劳等很多特点,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能会得到提高。但是由于FRP筋高强度,应用于混凝土中会出现明显的超筋破坏,不安全
大庆粘性土地区地质条件特殊,静压PHC管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普遍比沉桩终压力高很多,当按相关经验公式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时使得承载力偏低,PHC管桩的经济性不能得以体现。
基于既有大跨空间结构施工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分段施工的大型复杂空间结构为背景,建立了典型模型并结合实际工程采用不同施工方案进行了施工全过程模拟和静力性能分析,对比了
近年来,随着BIM的推进与发展,BIM技术已进入理论与方法完善、技术应用阶段,以BIM为核心的发展,融合3D信息化与建筑理论,给建筑行业带来巨大商机和挑战。然而,在建筑环境分析、建筑
近年来,大量河沙被开采用于建筑工业等领域,在河床上造成了大量的沙坑。沙坑引起水流条件的改变进而导致的河床演变致使许多桥梁毁坏,预测评估沙坑演变对桥下冲刷的影响对于
混合结构是高层、超高层结构发展的主要结构形式,随着高层结构高度的不断增高,为控制高层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整体侧移,带加强层的混合结构(钢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应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