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甘肃省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rg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城市社会转型以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对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产生的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城乡矛盾,甘肃省也不例外而且还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进行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县域作为宏观地域与微观地域的结合点,是有效实施城乡统筹理念的最佳地域单元。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综合协调县域内城镇发展和空间资源配置的依据和手段,是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载体。   本文主要对转型时期甘肃省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分析了甘肃省的基本省情和县域情况,认为在甘肃省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要充分考虑甘肃省基本省情,辩证的吸取发达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要重点研究县域范围内重大基础设施的统筹配置,完善各类基础设施;要研究在资源开发条件下生态环境的保护;要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应融入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引措施,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两个规划融合统一。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与其它相关规划特别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主体功能区规划衔接协调,在县域层面可以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合二为一,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统一编制。   通过分析得出了转型时期甘肃省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并以甘肃省徽县城镇体系规划部分内容为实例,对规划理念和思路进行实证研究。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应融入转型时期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树立的规划理念,规划分析要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规划制定中要强化过程研究。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校园的形态与景观伴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而发生变化。特别是90年代以后新建与扩建的大学,跳出了传统大学校园规划的思路,根据其地域和文化等因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