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移动设备的普及,社交网站的出现为人们进行社交活动提供了另一重要场所。截止到2018年1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主流社交网站的网民使用率分别占我国整体网民的83.4%、58.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且以青少年群体为主。尽管社交网站的出现为关系的联接提供了极大便利,但因其具有较强的用户粘性,用户频繁登陆社交网站可能会导致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等不良现象。以往有关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从人格特质、认知、心理健康、心理动机等方面进行探讨,但所得结论尚未达成一致,如,羞怯人格对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的影响。目的:了解羞怯、错失恐惧、自我控制及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在初、高中生群体中的现状,并探讨羞怯与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之间的关系以及错失恐惧和自我控制在二者间的作用。方法:以班级为单位,使用问卷法,对临汾市三所全日制学校的1238名初、高中生的羞怯、错失恐惧、自我控制和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初、高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年级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普遍好于高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初、高中生的羞怯水平在生源地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与来自城镇的学生相比,来自农村的学生其羞怯水平相对较高,初、高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在生源地维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相对于来自农村的学生,那些来自城镇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更好;初、高中生的羞怯水平在独生子女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即相比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学生,生活在非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学生具有更高的羞怯水平;(2)羞怯与错失恐惧、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控制显著负相关;错失恐惧与自我控制显著负相关,与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显著正相关;自我控制与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呈显著负相关;(3)在控制性别、年龄及年级的作用后,错失恐惧在羞怯与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自我控制能够在错失恐惧与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相对于自我控制能力好的个体,间接效应在自我控制能力差的个体中更为显著;(5)性别能够调节羞怯与错失恐惧之间的关系,即相对于男生,错失恐惧的中介效应在女生群体中更为明显。结论:错失恐惧在羞怯对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这一间接效应会受到自我控制和性别的调节。该结论不仅有助于揭示羞怯与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的关系及其潜在的影响路径,而且能为青少年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的干预提供具体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