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肝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及D-双功能蛋白活性的变化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q4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脂紊乱和糖尿病(DM)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脂代谢紊乱参与了从糖尿病的发生到慢性并发症发展的全过程。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途径参与极长链脂肪酸、降植烷酸及二或三羟基粪(甾)烷酸的氧化,以便生成较短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一步降解。D-3羟酰CoA脱水酶/D-3羟酰CoA脱氢酶双功能蛋白是我们新近发现的参与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的一种酶,在极长链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D-异构体及胆汁酸生成中间代谢产物的β-氧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动物实验证实,糖尿病时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增强。但Ⅰ型和Ⅱ型糖尿病人群普遍存在血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和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升高,且我们以前对糖尿病人血浆游离脂肪酸谱分析发现主要是C22:0,C24:0等极长链脂肪酸和花生四烯酸水平明显升高。目前尚不清楚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与糖尿病时血浆极长链脂肪酸升高的关系。因此,进一步研究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在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发生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出现高血糖,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分析肝脏过氧化物酶体数量和参与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的酶蛋白活性的改变,重点放在D-双功能蛋白上,以弄清过氧化物<WP=4>酶体脂肪酸β-氧化和D-双功能蛋白与糖尿病高游离脂肪酸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的关系及在糖尿病代谢紊乱中所起的作用。 方法:1.链脲佐菌素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体重相匹配的对照组和链脲佐菌素(STZ)处理组。禁食一夜后,STZ处理组大鼠腹膜下一次性注射STZ 65mg/kg。注射后72小时,大鼠尾静脉采血测空腹血糖(禁食6小时后),血糖浓度≥15mmol/L的大鼠选入实验。STZ处理组大鼠诱发糖尿病2周后,2%戊巴比妥(50 mg/kg)腹腔麻醉下颈动脉插管取血,用于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TC) 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放血后立即取出肝脏,生理盐水冲洗。对照组大鼠于同一天作相同处理。2.血清葡萄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采用酶法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3.电镜样品制备:肝脏细切为1mm3的组织块,经4%戊二醛固定后,用于电镜下观察过氧化物酶体数量及形态学改变。4.肝匀浆制备:1g大鼠肝脏,加4ml 匀浆缓冲液,冰浴中匀浆。肝匀浆3000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用于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脂酰CoA氧化酶、L-3-羟酰CoA脱氢酶和D-双功能蛋白活性以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5. 酶活性测定:⑴采用分光光度法,在37℃,0.03%H2O2存在的条件下,通过240nm波长处吸光度的降低来<WP=5>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分析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μmolH2O2分解的酶量为1个酶活性单位。⑵通过软脂酰CoA氧化引起NAD+的还原,在340nm波长下来测定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活性。分析条件下,每分钟还原1μmolNAD所需的酶量为1个活性单位。⑶在37℃,26μmol/L DL-3-羟丁酰CoA 存在的条件下,通过303nm波长处吸光度的增强来测定D-双功能蛋白L-3-羟酰CoA脱氢酶的活性。分析条件下,每分钟转化1μmol D-3羟丁酰CoA所需的酶量为1个D-双功能蛋白活性单位;每分钟转化1μmol L-3羟丁酰CoA所需的酶量为1个L-3-羟酰CoA脱氢酶单位。⑷过氧化物酶体脂酰COA氧化酶活性测定: 软脂酰COA氧化生成H2O2的反应与过氧化物酶催化高荧光物质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Scopoletin)氧化为非荧光物质的反应相偶联。在激发波长395nm,发射波长470nm 下,测定荧光值的改变。分析条件下,每分钟生成1μmol H2O2所需的酶量为1个活性单位。6.用牛血清白蛋白为标准采用Lowry改良法660nm波长下测定蛋白质含量。结果: 1.诱发糖尿病两周后大鼠生化指标: STZ处理组大鼠诱发糖尿病两周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显著升高(P=9.9×10-12),增加了3.67倍;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较对照组增加有显著性差异 (P=3.7×10-4),增加了2.49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6.7×10-3),降低了1.22倍;血清胆固醇各组无明显区别(P>0.05)。2.肝脏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态学改变:电镜下,与对照<WP=6>组相比,STZ处理组大鼠肝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明显增多,单个过氧化物酶体体积增大,其中的核样体电子密度降低。3.诱发糖尿病两周后大鼠各项酶活性改变: STZ处理组大鼠诱发糖尿病两周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过氧化氢酶活性、脂酰COA氧化酶、L-3-羟酰CoA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活性显著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了1.57倍(P=1.3×10-6),脂酰COA氧化酶活性增加了1.60倍(P=2.3×10-3), L-3-羟酰CoA脱氢酶活性增加了1.83倍(P=7.7×10-3),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活性增加了1.63 倍(P=2.1×10-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双功能蛋白活性显著降低(P=3.7×10-4),降低了2.37倍。结论:1.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肝脏过氧化氢酶、脂酰COA氧化酶、L-3-羟酰CoA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活性显着增加,而 D-BP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糖?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深入调查、分析武术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现状特别是暴露出来若干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武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为提高武术硕士研究生教育水平与培养质量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武术硕士研究生 教育 培养 对策  1.引言  高校武术方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是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体系中一个重要
摘 要: 教学反思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新型教师的要求,更是增强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它是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很多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本文主要分析了反思的作用,尤其是课后反思的作用及如何在课后做好反思。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反思 作用  一、反思的作用  新课程的推进,对教师提出转型要求,要求教师角色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因此教师必须学会
图像分割是图像理解与解译中基本而关键的技术之一,其目的是将给定的图像划分成具有各自特性的互不重叠的同质区域,它作为图像分析层次中一项重要的分支,是图像工程领域研究
摘 要: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由此积累的大量助学信息亟须分析整合。关联规则是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侧重于确定数据库中不同领域间的联系,找出满足给定支持度和置信度的多个域之间的依赖关系,能为帮困助学数据分析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本文就是通过对数据挖掘和关联规则的研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与就业去向进行关联,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