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它通过一系列的扩散和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上。但是,不同的学者选择的基准不同、测度基准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从而使得主导产业选择结果差异较大。那么,不同基准之间有何联系?怎样准确测度基准?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尝试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来研究这些问题。本文的分析思路是将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分为需求方面和供给方面两个部分。需求的基准包括后向关联、需求收入弹性、比较优势。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会看到后向关联、规模(最终需求)、需求收入弹性、比较优势之间的联系。供给方面首先从前向关联的测算开始,分别利用Leontief模型和Ghosh模型计算前向关联并进行了比较。接下来需要测算各部门的技术进步率,探讨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测度技术进步率。最后讨论了测算各部门的溢出效应,这是由于部门的技术进步率有来自于其它部门的溢出效应。本文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的结论。第一,后向关联和规模形成的加权后向关联具有弹性的含义;加权后向关联和需求收入弹性,动态比较优势形成了拉动作用。第二,C&W后向关联能解释Rasmussen后向关联的大部分,Rasmussen后向关联和规模能解释虚拟消去关联的大部分。第三,利用Ghosh模型得到的前向关联不应成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从生产率提高的观点来衡量,技术进步率、溢出效应应该成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