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低频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传感器作为信息获取与处理系统中最前端的部件,直接面向被测量的对象,是一项令人瞩目的高新技术,也是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重要标志。其中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感器,主要用于冲击和振动信号的获取。它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安装方便等优点。因此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信号的获取与分析在科学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数据采集领域,National Instruments(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简称NI)作为虚拟仪器技术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也是基于PC的数据采集产品的领导者,为用户提供了最为广泛的数据采集设备选择。但配备NI公司的数据采集硬件及软件比较昂贵,并且对于本文中在实验室进行的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其输出模拟量为缓变低频信号,采用总线型A/D卡并不是最合适的方案。所以选用恰当的硬件,编写合适的软件,组建既经济又实用的压电加速度低频信号采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上述特点对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低频信号进行了分析,同时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情况下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低频信号的采集系统。系统分为硬件与软件两部分内容。硬件部分对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信号进行了放大滤波等调理工作,同时以TI公司的TLC0831为A/D转换器,LG公司的单片机GMS97C2051为微处理控制芯片,MAX232为单片机和计算机的串行接口组成采集系统。论文将整个系统分为调理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及串行接口电路四个模块,对各个硬件模块给出了原理图并进行了分析。软件部分采用MCS—51汇编语言编写单片机数据采集程序。同时利用了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LabVIEW是著名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它摒弃了传统开发工具的复杂性,在提供强大功能的同时还保证了灵活性。因此本文采用LabVIEW软件为平台,为该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实时数据曲线显示。本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的数据采集系统,因此系统的功能可以灵活定义,便于满足用户要求;此外,系统直接把采集数据通过串口传输到计算机上来,便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操作方便。作者在总结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调理电路的基础上,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通过对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A/D转换、单片机控制的低频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2)编写了基于MCS-51汇编语言的单片机程序;(3)以LabVIEW为平台编制了实时采集的显示界面;(4)进行了实验验证,给出了实验结果;(5)对系统的改进和完善提出了更好的想法。
其他文献
<正>2008年高中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新疆,在高考制度依然未有实质性改变的前提下,在传统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三维目标。与过去的课堂教学
国内信用卡产业经过二十余年的蛰伏期,相关研究基本停滞在定性分析上,消费者行为的实证研究更是空白。本文将视线落在信用卡消费者行为的使用阶段,原因是使用行为不但关乎发卡商
本文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大楼中标方案构思过程,分析建筑与文化、使用人群乃至社会的互动关系,着重探讨了如何使建筑在城市环境中对人们的感应过程与结果起到积极的影响。
广告用语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语言形式的极具有艺术性的语言,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如今广告用语研究已经成社会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公益广告作为一种区别于商业广
为探究金佛山方竹不同冠层枝叶动态生长规律,构建枝叶生长发育模型,为金佛山方竹科学培育和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省遵义市顶箐山的金佛山方竹天然林为实验对象,建立
目的:探讨对接受保守治疗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阆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
通过激光散射、透射电镜、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研究了液相中维生素C(Vc)、单一氨基酸和混合氨基酸对纳米硒(Nano Se0)的粒径调控和稳定化作用,取得了如下重要
21世纪,全球已进入品牌国际化的竞争时代,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重视品牌的营销工作。品牌作为开展营销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使自己的产品在竞争中与众不同,在经营过程中长期
随着各频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大电视台要想提高收视率,获得广泛且稳定的受众群体,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就必须要更加注重对电视节目的编排,运用一定的编排技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核心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有效激励企业核心员工,培养他们的忠诚度,激励他们不断创新奋斗已成为国内企业面临一大挑战。本文从核心员工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