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绿色能源,国际市场应用已久,LNG贸易当前已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新热点。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天然气需求逐年大幅增加,2015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有望达到2600亿立方米,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达到8%左右。在我国,作为对管道天然气的有益补充,液化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在转变国家能源结构、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现实选择。我国将迎来LNG储运中心建设高峰,但随之而来的储运中心潜在的安全风险和社会风险等问题也引起企业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一方面,LNG储运中心要防止由本身的危害性、储存工艺以及管道设备设施、人力和安全管理危险和环境危险等风险因素带来的潜在的泄漏、火灾和爆炸等事故危险,需对LNG选址进行定量风险分析,测算其安全风险成本,根据风险大小确定选址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作为经济主体,在LNG储运中心选址建设规划中,企业要承担起由其生产经营带来的环境污染预防和生态治理恢复责任,将环境与资源费用计算到产品成本中去,实现环境成本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鉴于此,笔者尝试着从外部性理论角度出发,将外部性成本纳入LNG储运中心选址模型,将定量风险评估引入LNG储运中心选址合理性评价,对LNG储运中心综合选址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本论文主要做了以下5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详细介绍了有关LNG储运中心选址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LNG储运中心选址相关理论模型和评价方法,为后续章节内容的进一步研究奠下理论基础。运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等动态计量方法揭示了LNG储运中心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规律。针对目前国内对LNG未来需求预测多是由一些专业人士根据经验做一些主观判断分析,缺乏严格的理论和推导模型支撑的不足,笔者将灰色动态预测的思想引入LNG需求预测,构建灰色预测GM(1,1)模型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LNG未来需求走势和波动有一个科学的把握。(2)提出了LNG储运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包括投资运营成本和外部性成本,其中外部性成本包括安全风险成本与环境成本;识别了LNG储运中心的4个风险因素并进行了基于熵权灰关联理论的重要度分析;界定了LNG储运中心选址绿色影响度的概念,建立了LNG储运中心选址综合影响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粗糙集理论引入评价体系,构建了LNG储运中心选址综合影响度评价模型,以期通过综合影响度来评价LNG储运中心选址的环境效益。通过模型计算得出:投资运营成本、安全风险成本和环境成本在LNG储运中心选址决策中对应的权重分别为0.6154、0.1620和0.2226,按指标权重加权,即可得到每个决策方案的综合影响度。(3)详尽测算了LNG储运中心选址的外部性成本,提出将LNG储运中心安全风险成本的测算内部化为对LNG泄露扩散危害、火灾效应危害和爆炸效应危害三大事故危害后果计量,建立了基于内部化的LNG泄露扩散危害后果计量模型、LNG火灾效应危害后果计量模型和LNG爆炸效应危害后果计量模型,对LNG储运中心选址的安全风险成本测算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现途径、计量步骤和计量方法,建立了基于内部化的LNG储运中心环境成本计量模型,对LNG储运中心选址的环境成本测算进行了定量分析。(4)针对目前关于选址问题的理论或实践没有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社会外部性成本的研究不足,笔者将外部性理论思想引入LNG储运中心选址问题中,提出了安全风险成本和环境成本量化测算的处理方法,兼顾考虑投资运营成本等变动因素,构建了基于外部性理论的LNG储运中心综合选址模型,并将DPSO算法运用于选址模型的求解。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在LNG储运中心选址中考虑外部性成本,并进行基于风险指数RI的定量风险评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LNG储运中心选址活动的社会外部性和潜在危害性,提高社会福利。(5)在本论文的研究基础上,笔者对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做了总结与展望。本论文研究以期构建一个在投资运营成本和外部性成本达到一定平衡的基础上总成本最小化的LNG储运中心综合选址优化模型,实现LNG储运中心安全风险成本和环境成本最小化,为完善我国LNG产业链、推动LNG绿色发展,合理确定其他重大工程选址和周边布局调整、科学规划土地利用,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