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玄武岩纤维加固古建木结构矩形截面梁的静载试验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usic5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建筑多以木结构体系为主,这些古建筑使用年代久远,结构安全储备降低。将玄武岩纤维布加固技术应用于古建筑木结构的维修加固,更符合古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各种纤维复合材料中,国产玄武岩纤维综合性能好、性价比高,是其他纤维所不能比拟的。玄武岩纤维布加固作为一种新兴的、科技含量高的加固方法应运于建筑结构加固补强领域中正呈积极活跃的态势,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25根在静荷载作用下受损的木梁,将其用国产玄武岩纤维布加固,再次进行静载试验研究。为了模拟加固前木梁的受损状态,先对25根木梁进行了静载破坏试验,针对木梁受损程度、受损状态的不同,分别用玄武岩纤维进行了不同方式的加固,再组织了静载试验,就木梁加固前后的承载能力、延性等性能进行了一一对应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布粘贴加固技术适合于已损木结构,粘贴纤维布对改善木梁的刚度、延性、承载能力都有贡献;纤维布粘贴一层的加固效果明显弱于两层和三层的;纤维布纵向粘贴与环箍配合使用的加固效果优于只粘纵向或只环箍;纤维布与木梁贴合程度越好,加固效果越显著,即施工质量对加固效果有显著影响。对于纯剪破坏的试件,是对断开的试件加固,承载能力恢复量很低,只有原来的53%、71%和80%,在受损处粘贴环箍纤维布的作用较粘贴纵向纤维布作用明显;对于横剪破坏的试件,承载能力恢复量为84%~145%,粘贴纵向纤维布的作用较环箍措施的作用明显;对于弯剪破坏的试件,因受损程度不同承载能力恢复量为25%-159%,需要环箍措施与粘贴纵向纤维布协同发挥作用。本课题研究对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为了建立特异、灵敏、快速的细菌磺胺类药物耐药基因检测技术,指导临床用药,为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提供有力的手段,本研究根据GenBank提供的序列,分别设计了针对Sul1、Sul2和Sul3
供水管网模型是实现供水系统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与途径,它能实时的反应供水管网的工况,并为优化调度和科学管理提供支撑。在构建的管网水力水质模型中,由于节点流量、管道阻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成本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混凝土在提高强度的同时应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通常的做法是降低水胶比并掺加矿粉和粉煤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