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类周期蛋白在植物当中的作用是调控细胞周期G1期与S期的转换过程,这个过程在细胞分裂的过程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本研究对小黑杨周期蛋白基因Cyc D1;1功能进行探索。本研究以小黑杨(Populus X)叶片为材料,通过转录组学对转周期蛋白Cyclin D1;1基因小黑杨在m RNA表达水平上的变化进行研究,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和蛋白质研究相关技术手段,对杨树叶片总蛋白质和核蛋白质的提取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发现:(1)对WT、T1、T2小黑杨RNA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进行RT-PCR检测,认为测序结果可信。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认为Cyc D1;1的过表达能够对植株的代谢产生广泛影响,其涉及了大量与ATP相关活动,间接的影响着植株的生长发育。(2)以小黑杨、毛果杨和84K杨叶片为材料,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Tris-饱和酚法和Tris-三氯乙酸法提取杨树叶片总蛋白质,分别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双向凝胶电泳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应用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对这三种蛋白质提取方法得到的双向电泳凝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ris-三氯乙酸法最适用于双向电泳的杨树叶片蛋白质的提取。利用Tris-三氯乙酸法提取蛋白质得到的鲜样中总蛋白质平均含量为949.46μg/g,得到的蛋白质点平均数量为567个,所得到的双向电泳凝胶图谱分离效果好、清晰度高。(3)以转基因小黑杨叶片为材料,利用改良CHIP法和试剂盒法提取得到核蛋白与核外蛋白样品,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蛋白质进行分析,比较两种蛋白质提取方法对杨树叶片核蛋白与核外蛋白的提取效果,认为改良CHIP法能够高效率的提取杨树叶片核蛋白与核外蛋白,且能够更大程度的保留低丰度蛋白质。通过Western Blot对改良CHIP法所得核蛋白与核外蛋白样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提取的核蛋白未在提取过程中因核膜破裂而流入核外蛋白样品中,同时其核蛋白样品中仅残留少部分核外蛋白,认为该方法是最适合杨树叶片核蛋白的提取方法。同时通过Western Blot对Cyc D1;1的信号进行检测,认为Cyc D1;1在细胞核内以及核外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