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转录组学分析小黑杨CycD1;1基因的功能及其蛋白的相关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ohmygod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类周期蛋白在植物当中的作用是调控细胞周期G1期与S期的转换过程,这个过程在细胞分裂的过程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本研究对小黑杨周期蛋白基因Cyc D1;1功能进行探索。本研究以小黑杨(Populus X)叶片为材料,通过转录组学对转周期蛋白Cyclin D1;1基因小黑杨在m RNA表达水平上的变化进行研究,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和蛋白质研究相关技术手段,对杨树叶片总蛋白质和核蛋白质的提取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发现:(1)对WT、T1、T2小黑杨RNA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进行RT-PCR检测,认为测序结果可信。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认为Cyc D1;1的过表达能够对植株的代谢产生广泛影响,其涉及了大量与ATP相关活动,间接的影响着植株的生长发育。(2)以小黑杨、毛果杨和84K杨叶片为材料,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Tris-饱和酚法和Tris-三氯乙酸法提取杨树叶片总蛋白质,分别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双向凝胶电泳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应用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对这三种蛋白质提取方法得到的双向电泳凝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ris-三氯乙酸法最适用于双向电泳的杨树叶片蛋白质的提取。利用Tris-三氯乙酸法提取蛋白质得到的鲜样中总蛋白质平均含量为949.46μg/g,得到的蛋白质点平均数量为567个,所得到的双向电泳凝胶图谱分离效果好、清晰度高。(3)以转基因小黑杨叶片为材料,利用改良CHIP法和试剂盒法提取得到核蛋白与核外蛋白样品,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蛋白质进行分析,比较两种蛋白质提取方法对杨树叶片核蛋白与核外蛋白的提取效果,认为改良CHIP法能够高效率的提取杨树叶片核蛋白与核外蛋白,且能够更大程度的保留低丰度蛋白质。通过Western Blot对改良CHIP法所得核蛋白与核外蛋白样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提取的核蛋白未在提取过程中因核膜破裂而流入核外蛋白样品中,同时其核蛋白样品中仅残留少部分核外蛋白,认为该方法是最适合杨树叶片核蛋白的提取方法。同时通过Western Blot对Cyc D1;1的信号进行检测,认为Cyc D1;1在细胞核内以及核外均有分布。
其他文献
采用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和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分别与盐酸、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备得中间产物N-(3-氯-2-羟基)丙基-N,N-二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和N-(3-氯-2-羟基)丙基-N,N-二甲基十八
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体育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体育管理专业肩负着培养体育管理人才的任务,体育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影响着未来体育管理人才的培养。英国高校体育管理专业
学术界对期权定价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其中许多学者的研究工作是以分数布朗运动为基础的,由于分数布朗运动具有尖峰后尾性质,因此能够较好地刻画风险资产的收益率分布;
作为中意五年合作的收官展,2016年3月25日至10月20日,中意双方再次携手,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77件来自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十余家意大利文博机构收
报纸
在近年来我国的发展下,老龄化的程度逐渐逐渐加剧,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老龄化问题也在逐渐增多。骨质疏松作为老年阶段常见的病症之一,其实际发病率也在随之增加。在骨质疏松的
以广州市从化测区为例,分析LiDAR系统获取的影像数据与点云数据,研制开发了城市机载LiDAR测图平台,并对其主要功能、关键技术进行系统论述。该平台是在激光点云及数码航空影
中祁连西段玄武玢岩呈浅层侵入于青白口系含磁铁矿的凝灰质板岩和早古生代蛇绿岩套中的玄武岩,后者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71.6±3.7、469.3±2.8 Ma,结合蛇绿岩构造
<正> 1、口腔片简介2、口腔速崩片与普通的片剂相比的作用特点3、口腔速崩片的常用辅料简介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淀粉纳交联
会议
<正>血清降钙素原(PCT)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由甲状旁腺C细胞分泌、11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13×103,其半衰期为2530 h。Maya等最早发现其具有炎性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