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学与碑学之外的视觉革命:画学书法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cheng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书法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共识,认为在中国书法三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无外乎有着两种倾向与脉络,即尊尚法帖墨迹的“帖学系统”和推崇碑版刻石的“碑学系统”。前者以钟张二王为旨归,又在宋代刻帖的风气下发扬光大;后者则以秦汉魏晋钟鼎文字为依托,并假清代金石书法家之手卷起风浪。两者如双峰并峙,统治着千年来的中国书坛,即便偶有一些书法家出格创新,也终究难逃“帖学”与“碑学”筑起的高墙巨篱。好在近年来,学界涌现出一股研究近现代“画家书法”的热潮,使人感到一缕于碑帖书法外的清新之气。之所以有这样的热潮,皆因部分的画家“以画入书”的实践,创造出了与传统碑帖书法迥异的情趣。只是笔者以为“画家书法”是无法准确涵盖这一群体的书法特色乃至他们的历史价值的,故而以“画学书法”之名取代定义模糊粗泛的“画家书法。”所谓“画学书法”,即是将绘画中的笔墨观念和造型技巧等渗透到书法的创作中,有别于传统“书家书法”的概念,又与学者熟知的“画家书法”在源流上和“以画入书”的深入程度上迥然有别。同时,“画学书法”并不颠覆传统书法的守则,甚至对于艺术家的绘画水平也有着不同一般的要求。总体而言,“画学书法”的理念早在宋代就由苏轼、米芾等人倡导过,但仅仅是理念的先行一步,直到明末清初和清中期才于实践中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并在20世纪达到其峰巅。笔者以为20世纪“画学书法”的成就已然在“碑学书法”与“帖学书法”之外开辟出了独特的“画学体系”,堪称书法视觉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故而本文在分析“画学书法”形成的动因,阐述其形态特征、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的同时,还要讨论它和“帖学书法”、“碑学书法”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究它是如何在学习和融合碑帖的过程中走出自己的道路的。
其他文献
设备管理直接关系着企业安全有效生产运行,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对保障企业生产顺利进行和提高生产效率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由于油气田企业大多地域分布广、自然环境较差、交通运
改革开放以来,随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以民间组织为主体的公民社会逐渐发展起来并作为与政府、市场相对的第三种力量,通过和国家政府的
<正> 一、新城镇的概念新城镇运动发端于英国,而后扩及全世界,其发展过程反映了人们对于在工业化影响之下的大城市生活质量的恶化日益感到忧虑。有人认为,新城镇将兼有城市生
近几年随着网络直播的迅速崛起,网络直播平台自身、网络主播以及观众这三方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通过对网络直播中产生的伦理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并构建相应的道德原则,试
针对智能设备广泛应用且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辅助设备这一现象,以及学生在课堂中使用手机的情况,分析国内外新型教育模式发展现状,提出一种使用智能手机参与课堂教学的智慧
随着成都市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建设污水处理厂,解决水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该文首先论述了成都原污水处理厂规划布局相对集中,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建
死缓制度作为限制死刑实际执行数量的一种死刑执行方式,在我国建国初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应当退出历史舞台。本文论述的就是死缓制度
本文介绍对流层散射通信国内外最新发展现状及其技术,结合当前数字化战场对信息传输系统的特殊需求,分析了对流层散射通信在军事通信网中的应用情况及其相关技术。最后指出了
<正>1917年开始的"文学革命"其实是由一个人发动的,在这场运动开始前的几个月,心怀雄心壮志的他在纽约写下了一首步行整齐的诗。1916年8月23日,这位哥伦比亚大学的优秀年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