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对两种母质发育水稻土不同粒径上镉形态分布特征的影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各粒级组分在理化性质上的差异,导致不同组分吸附镉的环境差异,组成土壤的各粒级组分的比例不同以及在理化性质上的差异,使镉在不同土壤中的环境行为有较大差异。在土壤中,铁是最基本的氧化还原活性金属元素,铁氧化物具有较高的活性,易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转变,土壤中氧化铁的含量及其转化,会对土壤中其他元素造成影响。铁对镉的影响在植物中研究有所报道,而在土壤各粒级中的作用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两种母质发育而来的水稻土的粒径分离,外加铁,镉,研究了各粒径中不同形态镉含量的分布以及外加铁镉对各粒径中不同形态镉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①两种母质发育而来的水稻土全镉含量范围是0.3238 mg/kg~0.3802 mg/kg,其中老冲积水稻土高于灰色冲积水稻土。这与土壤发育与人为活动有关。0-20cm全镉含量显著高于20-40cm含量,是因为重金属进入土壤中易于被表层土壤颗粒固定吸持,向下迁移受到一定限制,以及人为活动如施含镉化肥、污水灌溉。就两种土壤的镉的不同形态含量而言,老冲积水稻土、灰色冲积水稻土都以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②由于粘粒吸附能力强,两种土壤的三种不同粒径颗粒全镉及其不同形态镉含量呈显著差异,表现为:粘粒>粉粒>砂粒。在不同形态镉占全镉比例中,可交换态镉、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镉占全镉比例均为粘粒>粉粒>砂粒。同时,在粉粒组分中,由于灰色冲积水稻土粉粒含量高且活性态镉含量比例较高,具有较高的镉可供性,老冲积水稻土的砂粒中虽然全镉含量低,但活性态比例高,而具有较高的镉可供性。③铁镉交互后,两种土壤在不同浓度铁处理下,土壤及各粒径颗粒的镉含量均随CdSO4浓度升高而增大,随FeSO4浓度升高而减小。说明FeSO4的加入能影响土壤中镉及各形态镉含量。就老冲积母质水稻土而言,可交换态镉随FeSO4浓度升高而减小,但在中低镉条件下,高浓度的FeSO4能显著降低可交换态镉含量,而在高镉条件下,中浓度FeSO4能显著降低可交换态镉含量。在不同形态镉占全镉的比例中,活性镉比例(可交换态镉、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镉)随外加CdSO4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说明,与对照相比,随着CdSO4的加入,更多被土壤吸附的镉是以残渣态的形式赋存在土壤中。④铁镉交互后,两种土壤三种粒径颗粒中的变化规律为:三种颗粒中镉及各形态镉含量随着CdSO4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FeSO4加入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在老冲积水稻土中,随着CdSO4加入浓度的升高,全镉含量增幅分别是粘粒(65%-73%),粉粒(66%-69%),砂粒(67%-73%)。而在灰色水稻土中,粘粒(66%-73%),粉粒(63%-64%),砂粒(65%-74%)。在同一镉浓度条件下,随着FeSO4浓度的增加,各形态镉的含量均降低,且CdSO4加入浓度越高,FeSO4对各形态镉含量的降低作用越强。但交换态镉、有机结合态镉对低浓度FeSO4反应不明显,而中高浓度的FeSO4能显著减小粉粒、砂粒中这两种形态镉含量。在两种母质发育的土壤中,同一浓度FeSO4对镉及各形态镉含量的影响为灰色冲积水稻土大于老冲积水稻土。说明施用FeSO4对减轻灰色冲积水稻土镉毒害效果更好。
其他文献
随着碳循环研究的深入,土壤有机碳研究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三大热点之一,也是当前土壤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本研究选择海南中部山区成龄胶园内长期深沟盖草
宅基地复垦土壤因砖头石块多、物理结构破坏严重,土壤养分状况差,土壤产出率低,故复垦后的耕地地力较差,很难被直接利用。因此,本研究实地调查并分析了重庆云阳县、涪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