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合成ZRB2复合陶瓷自增韧探索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3473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硼化锆具有极高的熔点、硬度、化学稳定性、良好的导电导热性等优良特性,因此在航空航天、耐火、切削、电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ZrB2难以烧结致密、高温下易氧化及抗热震能力差,使其实用化困难,如何获得高致密 ZrB2陶瓷并提高其高温抗氧化性和抗热震性,是 ZrB2陶瓷研究的一个热点。  本文针对传统热压烧结的局限性,提出热压烧结原位合成的方法,成功制备了ZrB2陶瓷,研究了不同烧结助剂对材料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组分和烧结助剂条件下对生成陶瓷材料的物相、组织结构和陶瓷性能的影响规律。  本论文以Zr-BN-Al为研究体系,通过改变原料之间的配比,理论上生成ZrB2、ZrN、AlN三种物相,对理论上可能发生的反应,通过热力学计算的结果分析可以推断出,设计的反应在热力学上可以顺利进行。本实验采用两种烧结助剂Yb2O3和MoSi2,在烧结温度为1800℃和压力55MPa条件下,热压烧结原位合成ZrB2陶瓷;当以Yb2O3为烧结助剂时,添加量为5wt%,保温时间分别为30、60和90min;结果分析表明,随着错的百分含量的增加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样品的抗弯强度逐渐增加,由于晶粒的异向生长,生成板状结构,增加了吸收能量的机制,使得样品的抗弯强度不断提高。在保温时间为90分钟,锆的百分含量为66.9%时,样品具有综最高的抗弯强度745MPa,此时材料对应的维氏硬度、相对密度和气孔率分别为18.28GPa、99.6%和0.09%.  当以MoSi2为烧结助剂时,保持保温时间60 min,由于二硅化钼不仅可以与ZrB2之间形成Si-O-B玻璃相,在大于800℃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还可以促进了ZrB2颗粒的滑移和重排,同时填充了 ZrB2骨架结构留下的孔洞,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烧结性能。通过改变MoSi2的添加量,分别为5wt%、10树%和15w t%;结果表明,材料的维氏硬度、抗弯强度和相对密度都随着体系锆和二硅化钼的百分含量增多而增大。当锆的百分含量最大59.9%,MoSi2的添加量为15 wt%时,材料的维氏硬度、抗弯强度、相对密度和气孔率,分别达到了24.41GPa、1135MPa、99.98%和0.06%,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优。
其他文献
浅水湖泊中,沉积物扰动究竟是“促进”还是“延缓”水体富营养化发展进程仍存在较大争议,争议的实质是人们对生物有效磷BAP的重要组成—可被生物利用颗粒态磷(BAPP)—在扰动状态
Ca2+是河流和海洋中重要的阳离子,具有示踪陆地化学风化的作用,也可帮助研究陆源输入对近岸碳循环过程的影响。当前河口和近岸Ca2+的分布和行为过程研究匮乏。长江口作为世界第
As(Ⅲ)的吸附与氧化影响和决定土壤中砷的迁移与转化,As(Ⅲ)的毒性和移动性远远大于As(Ⅴ)。人工合成δ-MnO2与天然生物氧化锰矿物的结构相似,其结晶度弱、比表面积高、反应活
关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然而关于纳米纤维素和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及聚苯胺体系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首先利用原位聚合法,使苯胺单体在氧
植酸(Phytic Acid)含P量28%,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被认为是植物体内磷的存储库。单胃动物,如猪和鸡等体内缺乏植酸酶,使得饲料中植酸磷不能被利用,而随畜禽粪进入环境。因此,沉积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