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信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对民间信仰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基层社会文化,也利于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秩序,理解乡土社会的文化传统,从而更好地把握乡村社会的结构与运行。山西地区的民间信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但对平陆地区民间信仰的研究并不多见。为弥补这一区域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从社会史角度出发,并结合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的相关理论,考察清代以来平陆的傅说崇拜及其与乡村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丰富对当地乡村社会的了解,加深对傅圣文化内涵的认识,更有助于我们开展对山西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的研究。傅说崇拜在平陆民间信仰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平陆乡村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章前言部分说明了选择这一课题的缘起及意义,并追述了学术界对民间信仰研究以及对傅说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提出本文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二章考察平陆傅说崇拜的形成。从对傅说的生平介绍和流传于平陆的傅说故事传说中,考察傅说如何进入平陆民间信仰的殿堂。第三章通过考察傅相祠和傅相祠庙会的变迁与延续,总结平陆傅说崇拜的概况并分析其特点。第四章详细论述了清代以来平陆傅说崇拜与乡村社会生活的关系。主要从傅说崇拜与乡村社会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交往生活三个层面分别加以考察,说明清代以来平陆傅说崇拜在乡村社会的重要地位及对平陆社会的影响。最后结语部分总结了传统时代傅说崇拜与乡村社会生活的关系,并着重分析了平陆傅说崇拜的现实意义。在新时期,如何彰显傅说崇拜的积极内涵,使其对平陆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是摆在平陆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民间信仰会长期存在。建设和谐社会,无法回避民间信仰问题。在这种格局下,如何认识民间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认识民间信仰在加强区域社会认同、整合中所发挥的功能,如何继往开来、利用民间信仰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因素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