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贸易各提供方式下福利效应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全球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并产生了多边贸易体制下规范国际服务贸易的机构——世界贸易组织(WTO)。WTO的出现是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WTO各成员都需要根据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服务贸易提供方式的定义进行水平开放承诺。 目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已经成功渡过GATS中承诺的5年过渡期,今后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但是,我国国内金融市场存在的许多问题仍是显而易见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的稀缺,技术的落后,产业结构的不完善,服务贸易健康发展仍是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引导。鉴于此,本文根据GATS定义的服务贸易四种提供方式,采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中国经济现状、每种提供方式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的适用性以及我国在GATS中的承诺带来的开放度大小,研究每种提供方式下开放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福利效应,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福利效应理论分析主要采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贸易壁垒模型、David F.Burgess模型以及Alan Winters和Walmsley建立的GTAP模型;实证分析主要根据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在GATS中的经济现状,评估开放每种提供方式金融服务贸易的福利效应,实证研究部分为本文的重点;另外,从提供方式的角度,用Mattoo模型实证分析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各种福利效应模型的运用均为本文内容相对新颖之处。
其他文献
期刊
目前,“融资难”已经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经销商发展转型的瓶颈。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物流银行业务应运而生。物流银行的引入,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中小型企业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