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裂缝间距的试验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jsword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国内外现状来看,目前关于裂缝的研究较多都集中在轴心受拉构件以及受弯构件纯弯段的裂缝间距和宽度上,对斜裂缝以及复杂受力情况下的裂缝研究还很少。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虽然通过大量试验给出了有一定保证率的适用于轴心受拉构件、受弯构件以及其他受力构件钢筋位置处裂缝间距的统一计算方法,但对弯剪斜裂缝的间距、沿梁高的分布等还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来明确裂缝的发展机理。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主要工作:①完成19根轴心受拉构件的试验,主要研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d /ρ值对裂缝间距的影响,以及钢筋的受拉硬化现象。②完成7根简支梁试验,其中一根构件模拟偏心受拉构件。并收集文献[22]、[23]、[24]中的相关试验数据,主要研究弯剪斜裂缝间距和垂直裂缝间距沿梁高位置的变化规律以及剪跨比、d /ρ值、箍筋对裂缝间距分布规律的影响。③将试验结果与各种裂缝间距公式及理论的预测值相对比,探讨这些理论、公式的适用性。通过以上的试验研究以及分析表明:①轴拉构件以及简支梁弯曲裂缝在钢筋位置处的平均裂缝间距与2倍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值成正比例关系,而斜裂缝间距则与一倍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值成正比例关系。轴心受拉构件钢筋位置处裂缝间距随着d /ρ值的增加而减小,减小的趋势为0.1倍的d /ρ值。而受弯构件的弯曲裂缝和斜裂缝在钢筋位置处的裂缝间距不随d /ρ值的变化而变化,为恒值150mm。偏心受拉构件平均弯曲裂缝沿梁高位置的增加略有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成2倍的关系。②简支梁平均主要弯曲裂缝间距沿梁高位置的变化基本上不发生变化,为恒值150mm。单根主要弯剪斜裂缝间距沿梁高位置的增加而减小。而对于平均主要斜裂缝来说在低于200mm梁高的位置,斜裂缝间距没有变化,保持在150mm左右值上。当超过200mm梁高时,斜裂缝间距随着梁高位置的增加而减小。③中国规范对钢筋位置处裂缝间距的预测效果比较好。Bentz将基于欧洲模式规范的公式直接用于预测裂缝间距沿梁高的变化,但是其预测结果与试验产生了较大的误差,说明裂缝间距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关系不能直接用于裂缝间距沿梁高的变化,Broms的理论也仅仅适用于轴心受拉构件的预测。④混凝土的包裹作用能够提高钢筋的受拉刚度,缩短钢筋应力应变曲线的屈服平台,但是不能改变钢筋的屈服强度。保护层厚度越大,裂缝宽度越宽;配筋率越高钢筋应力越小,也更均匀。
其他文献
国家适度干预是经济长盛不袁的秘诀,其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运作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主要以国家适度干预原则为研究对象,从国家适度干预原则提出的历史背
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建设鱼米之乡。四川稻渔综合种养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近两年,四川省坚持"以稻养鱼、以渔促稻",把川粮油、川鱼纳入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大
作为建筑节能重头戏的墙体保温领域,近年来却屡屡发生由于保温材料引发的高层建筑重大火灾事故,墙体保温材料的安全防火成为建筑节能不得不突破的瓶颈问题。为遏制当前建筑易燃
报纸
互联网时代中,人们浏览网页的时间越来越长,而对网页的美感要求也水涨船高。在网页设计中,平面视觉元素应用广泛,创造性地运用往往使网页设计整体质量飞跃。本文首先理解平面
急性脑梗死是脑卒中主要类型之一,主要病因为动脉系统病变导致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可造成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1]。临床上对于急性脑梗死通常采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
[摘 要] 随着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新的课程标准改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正不断涌现与推进,这同样也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度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让阅读走进高中数学课堂正成为当前改革形势下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文以高中数学的课堂阅读现状为出发点,系统分析目前高中生数学阅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高中生的数学阅读提出有益的参考
本文围绕现代日语中广泛存在的省略现象,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省略现象分析、省略的语用功能、省略产生的文化背景等三方面入手,对现代日语中的省略现象进行了较为
以徐州市铜山煤矿区不同复垦方式(煤矸石充填复垦(MGS)、混推平整复垦(HTPZ)、泥浆泵复垦(NJB)和粉煤灰充填复垦(FMH))的土壤及塌陷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塌陷地及其不同复
可能世界理论告诉我们,现实与虚构并不是截然分明地存在于这个可能世界之中的,而是因其可通达性以相互融合或交叉的形式存在。文学史也是一种以文本形式存在的交叉融合了真实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